Apr 14, 2024

演讲及公开表达的意义

Featured Image

感觉演讲是一项神奇的能力,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在众人面前讲话而已,但是,又可以很明显地感到,没那么简单。 好像如果一个人很善于演讲,很善于调动一个会场里人们的情绪,就算他不具备很强的技术或者商业能力,就凭他们的嘴,他们的口才,也可以让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且心甘情愿地跟随,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成功学大师们,他们的演讲,他们的书,就是畅销,他们就是有很多的崇拜者,至于他的其它方面做得怎样,好像也不是很重要。 对我自己而言,我本来不太喜欢在一个场合很高调,发表演讲也不是我发自内心很有动力想去做的事情,尽管这样,曾经在职场里面,也无法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在公司内部的演讲,但很神奇的是,每当在充分准备,以及进行一场效果比较的演讲之后,特别是下面的观众很肯定我的表现的情况下,自己会感到好像自己特别强大,甚至会有一种错觉,感到好像演讲的能力已经超越了其它的能力,只要演讲得够好,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从原理上来说,如果一个人有机会且有能力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观众足够多的同时,且很多人还很认可你,那也就意味着你可能有机会成为有一定名气的人,有机会收获一些主动靠过来的追随者、崇拜者和人脉,有这些条件,也就意味着你更可能可以依靠名气去做一些更加有影响力的事情,且还可以容易拿到融资,更容易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演讲本身就天然具备影响力属性,天然就是一种公众行为,自己对着墙壁说话那不叫演讲,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可以对着公众说话,这是强制不来的,当你有机会且有具备能力对公众说话,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是可以很容易和真正的金钱产生联系的。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会有一些人迷恋于演讲,甚至会上瘾,在周遭就有一些典型的例子,有些人给自己弄了很多头衔,尽可能地去争取能参与的任何公开演讲和露脸的机会,乐此不疲。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形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原理是一样的,比如进行直播,或者就算是发图文或者视频,只要粉丝数量够多,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公开演讲的另一种形式,反正就是多少有一些“名人效应”,这就是背后真正有价值的逻辑,但和演讲相比,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直接,因为演讲,是一种真正的“公开”,是以你本人的真实形象作为担保,不遮遮掩掩,更容易获取可信度和名人效应。 所以,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或者说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去争取这种机会的动力,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有些人会给自己贴标签,包括我自己,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可能会说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在公开场合表现高调,有动力去发表演讲的人,而自己不一定真的就是那样,这很可能只是给自己一个打退堂鼓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这样贴标签会让自己躲在舒适圈里面不敢出来,因此错过一些有价值的机会,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比如有些人就是想要躺平,就是不想努力,就是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就另当别论,但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提升,是一个喜欢挑战和积极向上的人,就应该给自己创造和争取一些动力去主动拥抱那些公开露脸和表达的机会。 另外,演讲,或者说在公开场合进行表达,包括通过直播或自媒体进行的公开表达,也可以反向倒逼你自己去学习和提升更多,这也是李笑来在他的自媒体里面提到过的一个观点,我也很认同,这就相当于有更多人在监督你提升和进步,你好像也有责任让自己的能力更强,这样才可以给别人和这个宇宙创造一点价值,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价值也好,也会让你感到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而不是虚度。 那么,就让自己去争取更多演讲或者公开表达的机会吧,这很可能是提升人生维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Apr 10, 2024

从一次续费ChatGPT想到的

Featured Image

昨天在 ChatGPT 绑定的美国虚拟卡付款缺钱,导致 ChatGPT 用回了 3.5,但是在电脑上打开网站重新付款的时候,竟然不再接受,好像虚拟卡被列入了禁止列表,然后又申请了几张其它不同号段的虚拟卡,仍然那样。 因为不能续费 ChatGPT 4,就无法从当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那里获取信息,突然有一种失落感,某种意义上讲好像和这个世界和宇宙断开了连接,已经习惯于每天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随手问 ChatGPT 的习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Copilot,当然,后来还是通过手机端续费成功了,但因为这样的一个小插曲,也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其实成人也会有很多的“为什么”,只是不会像小孩那样可以天天缠着大人问,成人的很多“为什么”是很难找到答案的,尽管之前有Google,百度这些搜索引擎,但是和人工智能工具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如果你对生活和工作中一个让你困惑的具体的细节产生了一个疑问,想要知道答案,在搜索引擎的搜索框里填写的内容如果太多太杂,就根本出不来结果,需要尽量提炼和精简,才可以出来较多的结果,然后再一个一个地点击进去寻找答案,但因为搜索的内容比较宽泛,这里面有很多链接的内容可能和你想要的出入会比较大。 但是,在这样的情景下,用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方式可以说是刚好相反,在聊天框里,你更应该做的是尽可能详细地把这个问题的所有细节都描述出来,可以说文字越多越好,当然,废话除外,你提到的每一点,几乎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回应和解答,尽管可能不完全是你想要的,但是,可以保证这些回应和解答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是真正的一对一解答,有时候,你甚至会有像遇到知音的感慨,也会有这么多年来困惑自己的有些疑问终于可以得到解答的感慨,所以,这样的工具,怎么能离得开?如果要说已经上瘾了,某种意义上好像这么说也是没错的。 在习惯于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之后,你甚至会有一种安全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你能够用手里的设备连接上互联网,连接上 ChatGPT,你就会感到很多问题可能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有答案,尽管有些时候有些答案不一定很准确,但是人有时候仅仅就是需要一个答案,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人是不喜欢一个东西是彻底“未知”的,如果无法有答案,有时候甚至会强加一个答案。而 ChatGPT,集成了人类海量的知识,再用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出来的答案不准确也属于极少数了,基本上可以说都是比较靠谱的,可想而知,这对人什么都需要一个答案的需求是多么有诱惑力。 人工智能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竟然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以后还可以发展成什么样,可以说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很多展现未来世界的科幻里的事物成为现实,也不会遥远。


Feb 28, 2024

关于创意灵感和人工智能

Featured Image

最近在制作一个有趣站点的索引网站,制作的初衷,就是因为经常在海量网址的收藏夹里面寻找想要的网址很不方便,所以想做一个方便自己的更直观的网页。 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大量地去用挑剔的眼光搜集那些有趣、有创意的网站,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接触了很多让自己感到耳目一新的内容。但最大的收获是,表面上在收集各类网址,但是却给自己一个机会可以去探索各种有趣的小创意和小应用,而这些就是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创意和灵感,看多了,也会耳濡目染,自己也会有一些迸发出来的灵感,去做一些类似,但又不同的创意小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把这些创意小项目开发出来呢? 从零开发一个项目,在之前看来是很费时费力的,所以,有时候如果实在有项目开发需求,更多的是选择去付费给供应商做或者让本来就一直在开发项目的熟手程序员朋友合伙做,但这样的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让供应商做,价格是相当可观的,经常2-3万算是起步,功能复杂点再加几万,而让朋友合伙做,弊端有时候更大,之前做过一个项目,发现这个程序员朋友基本上只需要在最开始开发的时候出力,后续的运营、推广、客服等全要靠自己去处理,但他就可以接下来固定分红和躺赚,什么都不用干,这就很被动了。 但是,这一切在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出来之后,变得不一样了,虽然让人工智能工具直接生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创意项目不现实,但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有网站项目开发的经验,所以,我尝试着把自己摆在一个懂技术的项目架构师的位置,把自己想要做的一个创意网站小项目的功能点列出来,网页的界面布局构建出来,以及指定网站的开发语言,以及规划需要哪些程序文件来实现这个网站项目页面的呈现。 接下来,就逐一地让ChatGPT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各个部分进行实现,以及根据呈现效果不断地向ChatGPT提出修改要求,直至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对于细节描述的精准程度很重要,所以对于有开发基础的人来说,可以更加精准地说出你的需求,但这个基础也不需要太深,应该就算没有开发基础的人,也可以通过像 W3School 这样的免费在线基础网站初步了解一些比如 HTML,CSS,Javascript,PHP 等的简单的参数和概念,就可以上手了。 实际上,我已经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了一个小型创意站点的初步开发,主体界面和功能的 Demo 在一个小时内就完成了,然后用了两三个小时把界面的体验又提升了大部分,基本上除了内容之外,其它部分已经处于一个可以准上线的状态,可以说是相当的满意了,这也给了自己用低成本实现更多创意小项目极大的信心,因为这些小项目大部分在之前是只能想想但没空和没条件开发的。 只能是感慨,人类的技术真的发展很快,感觉还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工智能的用处,还像以前那样以为只是一个噱头,但实际上却在不断地颠覆,如果能够把握住里面的哪怕一小部分,就可以获得一些机会,就像搭上一辆飞驰的高铁,就算你只是坐着,也是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在狂奔。 确实,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指数级的增长,一年都会让人的观念颠覆好多次,比如最近文本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 Sora 的出现,又让很多人震惊和不淡定,因为生成的视频简直以假乱真,想一想,ChatGPT 面向大众推出才出来一年多一点呢,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输入新的信息,才可以把握住更多未来的机会。


Feb 16, 2024

春节回小城市聚餐感悟

Featured Image

春节回了一趟小城市的老家和亲戚聚餐,有一些见闻还是挺有意思的。 老家的亲戚聚餐,喝酒是必须的,打牌也是必须的,好像老家的很多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固定思维,只有进行这些行为,才可以表现出自己多么“豪迈”、“大气”、“潇洒”,在酒桌上聚餐,好像很难做到像大城市那样可以比较温文尔雅地吃饭,相反,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用“喊”的方式讲话,以及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吸引别人注意,很多时候,出于自夸的目的,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以攻击和贬低别人来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把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豪迈”、“大气”、“潇洒”看得很重要,即面子很重要,所以拿着他们那点钱不断攀比、抬杠,在那个小范围里面疯狂地内卷,对于不喝酒和打牌的,以及在酒桌上表现低调的人,还可能鄙视,他们也很直接,还要把一些很蹩脚的理论拿出来讲,比如“不喝酒怎么在社会上混”等等,甚至有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攻击性,但是,对于定居大城市多年的自己,看到这些景象,只是一笑而过,心想什么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就像这样。 也挺高兴,自己可以远离这些圈子,可以静下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不用为那些事情而纠结烦恼,也深深地感到,越是底层,越是落后的小圈子,里面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有些人从没有想过,也许也是没有能力跳出来,但是一旦跳出来看看他们,你才会知道,他们在意的那些东西是多么的局限和可笑。 但有时候也是矛盾的,因为毕竟也需要在一些时候,比如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和他们打交道,好像也需要去融入他们那样的文化环境,不然就有点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有一部分老家的人会稍微意识到我们还是从大城市回来的“外来者”,会稍微特意地“容忍”我们不遵循他们的那些做法,这也算一种好处,有理由可以不被他们的框框限制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当一个旁观者,而不会被他们认为无法接受。 当然,老家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比如我的某个朋友TQ和堂妹,他们可以算得上勇士,他们就偏不去迎合这些规矩,他们甚至都可以不谈男女朋友,很大程度上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酒桌子上应该也不会去理那些什么应酬,也不在意别人在酒桌上怎么激将,但他们有他们自己丰富的娱乐方式,比如音乐、文艺、城市探索,这不就是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吗?他们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强行搬到了小城市,还可以在那样的环境里扎根,不畏惧其他人的眼光和评论,太厉害了! 对的,我更欣赏这样的人,就像之前看到的一段话,大概是讲:不要向别人自证,因为那样就是以别人为中心,被别人牵制,如果不自证,才可以真正做自己,尽管可能会让别人误解,但是,个别人的误解根本不重要,也无法改变事实和真相,由自己主宰的感觉,才是最爽的。


Jan 22, 2024

仲夏夜之梦的描绘

Featured Image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每次想到这几个字,就浮现出一幅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躺在凉席上听着虫叫看着星空的美好情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不断捣腾ChatGPT和Midjourney,尝试着看看它们可以把这些情景用文字和图像描述出来吗? ChatGPT用了一段很美好的文字来描述: 在仲夏夜的梦境里,一幅儿时的画面悠然浮现。是那些温暖的夏日夜晚,当天边最后一抹夕阳退却,铺满星辰的夜幕缓缓降临。在院子里,我躺在凉席上,席子的清凉触感与夜风的轻拂交织在一起,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夜空中,星星如闪烁的钻石,散布在深邃、神秘而又广袤的宇宙之中。 耳边,是夏夜特有的旋律,蟋蟀的鸣叫、远处犬吠的回响,以及偶尔穿越树叶的微风,共同编织成一首自然的摇篮曲。那些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夏夜的故事,又像是在引导我进入梦乡。 仰望着这广袤无垠的星空,我的心随着星光在夜空中飘荡,每一颗星星都像是一个未知的故事,等待着去探索。那时的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似乎整个宇宙都在我眼前展开。 这些记忆,如同一串串珍珠,镶嵌在我的心灵深处。它们不仅仅是过往的回忆,更是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在繁忙和喧嚣的现实世界中,每当我闭上眼睛,这些美好的夏夜就会再次浮现,给予我无尽的宁静和力量。 用Midjourney也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场景,用ChatGPT的插件MJ Prompt Generator辅助描绘,标题的那幅图的Prompt是这样的: /imagine prompt:Serene summer night on a lush meadow, fireflies dancing around, admiring the galaxy and stars. The meadow’s greenery is illuminated by fireflies, the night sky adorned with the Milky Way and a myriad of stars, providing a peaceful backdrop. Created Using: lush greenery, dancing fireflies, adorned night sky, peaceful backdrop, myriad of stars, high clarity, natural aesthetic –ar 9:5 –v 6....


Jan 22, 2024

香港K11 Musea

Featured Image

无论听到多少次关于香港没落,或者被大陆超越的论调,但每次到香港,仍然会被刷新认知。 说了很多次想去看的香港K11,昨天去逛了,但是不算主动去的,而是帮妹妹买游戏卡去的,好像K11实际上是包括了几个区域,应该整体上是相连的,但是功能不同,在尖沙咀地铁站进去那里叫做K11,然后靠近海边那边的尖东地铁站出来是K11 Musea,昨天买游戏卡的地方就是这里。 从地铁站到K11 Musea接驳的那一段,整个氛围就可以感到很上档次,很有艺术氛围,然后进去之后,可以看到确实如之前了解到的那样,是用很多自然的绿色植物与商业的艺术结合,既在逛商场,也在欣赏艺术。 从K11准备回地铁站的时候,莫名地站在原地听起音乐来,对啊,从进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到这里面有一些特别的氛围,放的音乐太有Feel了,是那种节奏感很强的实验电子音乐,竟然想在里面站着多听几首再出来,用QQ音乐听歌识曲功能把听到的几首加到播放列表,有的QQ音乐连版权都没有,也截了图,在Spotify搜了一下,竟然还有K11 Playlist歌单,回来之后在小红书也看到有一些笔记在讨论,说里面的音乐太“上头”了,有的是听了很感动,有的很激动,有的甚至在里面坐着听着播了一轮再出来,然后很多人也把他们识别出来的歌曲发出来,我也把他们提到的大部分歌曲也加到了Spotify。 虽然这次时间比较赶,基本上就没有逛商场的主要部分,也没有到商场外面看看整体设计,但是,光这个背景音乐就让我感到不虚此行,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痴迷于各种音乐类型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是极其震撼的。 所以,无论怎样,以后有空还是要多去香港体验更多的不同氛围和文化,毕竟,这是我们能够最方便接触的最近的国际氛围的环境之一。


Jan 2, 2024

咖啡的意义

Featured Image

在当学生的时候,基本不喝咖啡,工作之后,有时候会拿着电脑去星巴克,但目的是“装逼”,但是,最近几年,才意识到,咖啡是一个“工具”,是大众可以合法且最容易得到的“精神药物”,在饭后昏昏欲睡的时候,放一杯咖啡在旁边,偶尔来一小口,会给自己一个暗示,这样困倦的状态只是暂时的,因为有了咖啡,逐渐就会清醒起来,而且,顺便咖啡还可以同时把有时候因为紧张和劳累的原因引起的轻微头痛也消除,真的是很好的工作伴侣。 在之前,往往在吃完午饭和晚饭之后,很快困意就袭来了,如果在家里,就顺势往床上一躺,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但是,现阶段有很多赚钱的需求,时间都要很充分地利用起来,咖啡就派上了用场,吃完饭,咖啡一冲,就理所当然地坐在电脑面前了,想睡觉,确实有点想,但是,自己知道,没关系,一会儿就不想了,这个心理状态就和没有咖啡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咖啡,想睡觉,但又无法睡,有事情做,真的只能是痛苦。 所以,咖啡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就是让你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清醒,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吃完饭就坐在电脑面前做那些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情、项目,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出现那种“又想睡觉又需要硬撑着”的低质量状态,当然,“装逼”的属性,本来一直都有,就无需多说。


Jan 2, 2024

保存的安全感

Featured Image

买了一个米家的316L不锈钢的做工很精细的保温杯,拿到手的时候,感到很有安全感,在天气比较冷的冬天里,烧开的水一会儿就变凉了,而保温杯可以让这些热水保持好多个小时都是温暖的,这样描述好像有点少见多怪,因为家里还真的很少用到保温方面的设备,但是,这个道理不是在很多方面都适用吗?人的安全感,往往就和“保存”这个行为脱不开关系,比如,我们喜欢看的电影,我们喜欢存在硬盘,这样就算网上下不到了,自己还有一份,又比如,我们喜欢把一些可能以后就买不到的东西多买一点来屯着,这也是保存,就连存钱,本质上不也是保存吗?让一个可能容易失去的东西,通过一些手段,让它更久的维持,这就是一种价值,给人一种安全感。 写了这一段感悟之后,因为Hugo的文章都需要给文件取一个英文名,用DeepL翻译,保存这个词用了“Preservation”,让ChatGPT解释这个单词,是这样说的: “Preservation” 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维护、保护或保存某物以防其损坏或消失。它通常用于描述保护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建筑物或其他重要物品的行为。例如,在自然保护领域,“preservation” 指的是保护动植物、森林、河流等自然环境免受破坏;在历史和文化领域,它可能指保存古老的文献、艺术品或建筑。总的来说,它强调的是保持现状并防止损失或衰退。 可以说很符合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好像人类一直以来就有收集的癖好,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之前,很多人热衷于集邮、藏酒等等,当然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继续做,只是现在还有很多数据的资料也很需要收藏,放在自己的硬盘里,或者NAS里,或者可靠的云端账户,心里都会感到更加踏实。 补充: 本来想在Google里面找一幅关于“Preservation”的图片来配图,但大部分都是和保存食物相关的,然后灵光一闪,想到何不用ChatGPT的DALL·E来生成呢,实践证明,还不错,生成了很多幅图,选了一张来作为配图,很酷,竟然风格还很搭。 看来以后还要更充分、更有意识地把ChatGPT用起来,在这个人类科技爆发式跨越的时代,要好好把握,我们都正在见证历史。 再补充: 用Midjourney配合插件MJ Prompt Generator生成Prompt描绘出了更加色彩靓丽的图案: /imagine prompt:A collection of storage devices including hard drives, SSDs, memory cards, and USB sticks, arranged neatly on a futuristic desk with glowing lights, holographic interfaces. Created Using: photorealistic style, dynamic lighting, high-detail textures, sleek and modern design, metallic and neon color palette, technological ambiance, hd quality, natural look –ar 16:9 –v 6.0 绘图的人工智能工具各具特色,还需要再继续深入研究,学无止境。


Nov 18, 2023

对干扰及骚扰的物理隔离

我的一个在内地三线城市的朋友很有意思,他对很多现代科技都不敏感,很大程度上还采取着传统的方式,最典型的一点是他每天下班后都会把微信和QQ退出登录,上班之后再登录,我甚至因此笑他太复古。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他这个做法充满了“大智慧”。 不只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抱怨,随着微信和钉钉的普及,上班族越来越没有上下班概念,有时候没有边界感的老板深更半夜还会发工作消息给员工,构成了一定的“骚扰”,虽然好像拿着老板发的工资,有时候就会忽略这种“骚扰”的概念,但这本质上就是骚扰,还好,微信不像 Whatsapp 或 Telegram 那样有“已读”功能,可以装作没有看见,但是,一条制造紧张感和焦虑的消息推送过来且被看见之后,虽然可以选择不回复,但给心理上造成的涟漪效应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伪装的。 对我自己来说,虽然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好像就可以避开这样被骚扰的烦恼,但完全不是这样。随着业务的逐渐增多,要兼顾的方面也就越来越多,微信、电话、邮件经常都有各种人因为各种原因联系过来,本来经常需要一些可以静下心来完成的事情,被一些手机推送搞得心烦意乱,这个时候,“物理隔离”就真正派上用场了。 概念 所谓“物理隔离”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过,这本身是一个网络安全方面的术语,但我把它借用过来,相对于“精神自控”,主要指在控制自己不被手机推送消息所影响的方式。之前好像甚至看到网上有人做过实验,把手机放在测试者面前,看他们可以忍住多久不去拿起手机,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很难控制自己拿起手机的冲动,能坚持很久的人很少,所以可以知道,通过“精神自控”的方式不去看手机,真的很难,需要特别强大的自控力。 方式 而“物理隔离”的方式,简单说就是和手机保持一定距离,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 把包含工作微信、工作QQ等APP的主用手机关闭声音和振动,放在另一间房间; • 再准备另一个手机,里面有个人电话卡、个人微信、个人QQ(或其它必须用到的个人APP),仅把联系方式提供给足够刚需的人,比如家人、核心公司高管、及很有必要的少数人,告知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个备用方式联系到自己; • 当然不是说不处理那些主用手机的消息,而是由自己主动控制什么时候处理,因此,需要制定一个或多个明确的时间段去专门处理,在其它时候,保持“不知情”的状态,因为很多干扰的内容,都属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项,但一旦知道后,在心理上又很难去忽略。 感受 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简直不要太爽,当主动进行“物理隔离”的时候,好像很多杂音突然都消失了,氛围变得一片宁静,哪怕是在工作日的下午,然后感到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当意识到可能有人在主用手机那边发消息给自己的时候,告诉自己,稍后会专门去处理,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备用手机也可以联系到自己,然后继续进入状态。 “软物理隔离” 当然,有时候无法完全做到“物理隔离”这一点,比如在下班时间、节假日,有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也可能进行“骚扰”,但又很难总是拿着两个手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像我的那个三线城市的朋友那样的“软物理隔离”的方式。 具体做法为,把可能接收到骚扰信息的社交APP,比如工作微信、工作QQ、钉钉等直接退出登录,个人微信、个人QQ等社交APP保持登录,这需要规划好社交APP的工作号和个人号;手机号也可以考虑用备用手机号的方式,比如双卡以及副号,在休息时间,只开启家人、朋友、公司高管紧急联系的手机号,这个手机号基本上是纯净的,不会到处提供和注册,当然,这也需要规划好不同手机号的用途,避免混用,然后直接断开某些可能有骚扰电话和信息的手机号的连接,但建议开通“通讯助手”功能,可能不同的运营商的叫法不一样,即在电话无法打通的情况下,再次连接可以接收到未接来电和短信的功能。 附言 这只是最近自己对于“物理隔离”这个概念的一点心得与实践,还在继续摸索中,可能还会继续补充和完善更多内容,供大家参考。 Enjoy! 😊


Nov 6, 2023

关于下载的领悟

Featured Image

刚接触电脑的时候,大家都很热衷于下载,除了必须要下载的软件,歌曲要下载、电影要下载、PDF电子书也要下载,但随着网络的发达,音乐和电影逐渐正版化之后,开始逐渐习惯于付费,给QQ音乐充绿钻,买优酷和腾讯视频会员等等,虽然蓝光无损电影还是会通过BT下载,但很多东西已经不再习惯下载了,因为觉得网络那么快,搜索引擎那么方便,不用下载下来了,碰到一些想要下载歌曲和视频到电脑里的人,还会挺惊讶,心想有必要吗? 但最近又开始逐渐意识到,下载在一些时候还是必要的,特别是看到前两年西方国家把Z-Library全网几乎封禁的手段之后,意识到虽然网速很快、搜索引擎很发达,但有些资源如果不抓住机会下载,可能就被搜索引擎刻意屏蔽,极大地增加寻找的难度,甚至可能无法再找到,比如: • 蓝光无损电影资源; • 蓝光无损演唱会资源; • 无损音乐资源; • 你懂的高清无码资源; • 小红书上面精心制作的图片知识分享、各种网页和公众号的知识性文章(原本以为点一下放进收藏列表、阅读列表,想看的时候去看就行,然而,一段时间后进去发现,有一些原作者因为各种原因又删掉了,还是保存到本地电脑和手机、以及保存进可以存储在自己可控的独立的云端可靠啊!) 所以,虽然下载已经不像刚接触电脑的时候那么必须,但如果是一些珍贵资源,那就另当别论了,特别是现在存储成本大幅降低,无论是硬盘、还是国内的云存储,都可以负担得起,网络带宽又那么充足,能下载就多下载啦,但同时也应该注意随时整理,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索引找出,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