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30, 2024

关于看书与想象力

Featured Image

最近每天都会看一会儿书,发现看书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看的只是“文字”,但有的时候却像在看影剧一样,挺有“画面感”的。 在某一瞬间我顿悟到,看书,表面上看的“枯燥”的文字,没有电影和剧集那样有感官冲击,但又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看书,天然会配合人的想象力,可能有很大的想象发挥空间,随着人的认知的提升,这样的想象空间还会丰富多彩,而电影和剧集的感官冲击,当然也很Cool,但是,就像量子力学的原理那样,当被拍出来之后,无数的可能性“坍缩”成了一种具体的画面,尽管很好看,很刺激,但相对看书来说较为固定。 也就是说,比如有一部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或剧集,特别是像阿西莫夫的《基地》(Foundation) 这样的有大量描写未来世界和其它星球的科幻文学,当拍成剧集之后,虽然很好看,但实际上来说,可能只是“坍缩”成为了导演和编剧脑海里的那个版本而已,但实际上,每个看书的人,都会在他们的脑海里上演属于自己的“影剧”,且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影剧”是完全一样的,这些画面还会和读者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空间想象力等高度关联,有些人可能看这些文学的时候,会有更丰富的“画面感”,有些创意甚至会超越影剧的呈现。 甚至有些文学著作,可能都很难“拍出来”,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有可能会破坏或遗漏很多的“感觉”,就像“只可意会”一样,当你具体展示出来的时候,就可能“失真”了,讲到这里,我意识到,甚至有可能作者在用文字写作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相对他们脑海里面的画面有一些“失真”了,当读者阅读这些文学著作的时候,想象到的画面和作者头脑里的画面的出入可能就更大了,但是,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正是因为作者写出了这样主题的内容,启发了读者在这个主题下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对人类和宇宙来说,就是很大的贡献。 所以,对我自己来讲,我喜欢科幻,我看了大量的科幻电影和剧集,但是,可能科幻文学这方面被忽略了,尽管经常在逛 Reddit 的科幻讨论组的时候,看到很多国外的网友推荐了很多他们称很值得看的经典科幻小说,其中大部分都没有拍成电影或剧集,所以我也一直以来都没有太注意,最多有时候会感到某本科幻小说的封面设计很有创意,仅此而已,其它时候,我都在讨论组里面找一些影剧方面的推荐,但是,现在我意识到,我应该多看一些经典的科幻文学,包括那些已经拍成影剧的,很可能有不一样的属于我自己的“画面感”。 这是最近看书的同时得到的一点心得与启发,分享给大家。 ~ ~ ~ (PS:配图是我根据自己的想象用 Midjourney 的 Niji 插件做的展现外星草地景色和人物的概念图)


Sep 20, 2024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

Featured Image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了追求优秀和卓越,好像很多人多少都有点“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虽然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做一件事情的质量,特别是在工作中,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过于关注细节,吹毛求疵,反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影响心理状态。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对自我要求较高的人这方面的特征只是一种心理倾向,还远达不到“强迫症”的程度。 在之前,我也写过一篇相关主题的 Blog 文章:《拥抱不完美主义》,也表达过一些我的看法。 今天我好像在一瞬间意识到了“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一个本质:好像往往都是在搞“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是这样吗? 我把这个观点让 ChatGPT 4o 进行解读,得到以下回答: ChatGPT: 你提到的“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可能在“本末倒置”的层面上表现为形式主义,这个观点揭示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详细解读如下: 1. 本末倒置的定义 “本末倒置”指的是把次要的事情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主要的目标或本质。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人们往往专注于形式或表面上的完美,忽略了事情的核心目的。这就导致了一种错位,即关注了不该是重点的细节,反而背离了原本要实现的实际目标。 2. 形式主义的陷阱 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分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容或实际意义。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 完美主义者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微调一个已经足够好的项目,甚至不惜拖延完成时间,以追求某种自认为的“完美”效果,而忽略了完成项目或实现目标的初衷。 强迫心理往往表现为对某些细节的反复关注和执行,比如过度清洁、反复检查门锁或电器,尽管实际上可能不需要这些反复行为。 这种过度关注细枝末节的行为让人陷入“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循环中,甚至导致焦虑和不满。 3. 为何会本末倒置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背后的动因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对控制感的需求: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者往往追求对环境或结果的绝对控制。过度关注形式上的细节或重复行为给了他们一种虚幻的控制感,掩盖了对不确定性或不可控因素的焦虑。 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很多完美主义者害怕别人的批评,因此花费大量精力在形式上以免露出“瑕疵”,但忽视了工作的核心价值。 对失败的恐惧: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或反复执行某些行为可以暂时缓解人们对失败或不完美的焦虑,导致本末倒置的行为模式。 4. 如何避免本末倒置 聚焦核心目标:提醒自己项目或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要让次要的细节吞噬掉主要的工作。 接受不完美:理解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尤其是在复杂的任务中,追求某种“完美”往往是徒劳的,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放松控制感:学会接受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不要通过形式主义来获得虚假的控制感。 平衡效率与质量:过度追求细节或形式上的完美往往会降低效率,因此要学会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5. 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陷入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完美主义和强迫症者容易产生高度的焦虑和压力。因为他们的标准总是高于实际情况,而这些形式上的追求永远无法真正让他们满足,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永远不够好,造成自我否定和情绪低落。 结论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本质之一确实可能是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表现。他们因为过度关注某些表象或细节,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标和本质。通过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可以更好地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重拾对事情的核心目标的关注,从而提高效率并改善心理健康。 今天的一点领悟,加上人工智能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Aug 25, 2024

“多线程”运用时间的价值

Featured Image

虽然说很多人都在讲这样的理论,一次只做一件事,可以让这件事做得很专注,从而可以让效率提升,但是,从根本上讲,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在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用计算机的运行原理来比喻,只能说,你可以在“前台”同时只做一件事,但是在“后台”,不可避免地还运行着多件事情,只是在默认情况下,对“后台”运行的这些事情一般是很少进行管理的,也就是更多地是随机的杂乱无章地在运行。 这就引申出,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用的事情,特别是可以创造收益的事情同时自动在“后台”运行,也就是像计算机那样“多线程”地运用时间,可以让我们感到时间用得很有效率,特别是那些自动运行的事情还能创造收益,那就更可以叫做俗称的“躺赚”,或者叫做“睡后收入”,那就更爽了。 所以,那个最开始提到的理论的说法可以微调一下,我们应该说,在“前台”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让这件事情做得专注,如果同时“后台”能有自动运行的有用和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就更好,可以说越多越好。 具体到实际中的做法,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先可以有意识地去开启一些“后台”的事情,我想了想对于我自己日常里的事情来说,比如可以申请那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审批下来的资质,淘宝买一件需要两三天才可以到的必须的东西,运行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自动创收的小项目,发一些推广吸引和酝酿用户,甚至一些日常里更小的事情,比如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在APP的超市下一单配送到家,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下载蓝光电影或剧集等等。 好像很多都是那种不是即时可以有反馈的,需要等的事情,就可以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先启动,这样就会有一些爽的感觉,主要是感到一份时间可以用出多份的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养成这样的惯性思维,每当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想想有什么同时可以在“后台”自动运行的事情可以同时开启,那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更高效地运用了时间资源的成就感。 这是今天的一个感悟,分享给大家。 Enjoy~😊


Aug 17, 2024

做怎样的事情更有人生意义

Featured Image

这几天想到一个问题,好像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一些明显肤浅的偏见,认为做像艺术、娱乐、天文等方面的事情没有用处,要做一些实际有用的事情,比如生产、社会服务、研究实用科技等(像天文等暂时对这些人没有立即用处的科学研究不算)。 虽然想去指责这样的想法,但是,任何事情存在肯定有它的合理性,可以想象到,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可能还不在少数,可能是一些成天为生计而奔波的人,可能是文化程度相当低无法理解的人,但不管怎样,说明这样的想法是广泛存在的。 对于同样在人类商业社会摸爬滚打的自己来说,如果要做项目,也必然不能忽略这样的一些观点,我考虑,如果要做让自己和社会都有需求和满意度的项目,就既不能完全去迎合这样的观点,也不能完全抛弃这样的观点,就像中国传统的智慧讲到的那样,兼顾两者的中庸之道,可能是最好的。 这也让我对这个社会上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一个观察行为,做哪些事情是符合这样一个标准的。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做一个纯粹和天文相关的项目,比如我手机里的天文观星的APP,可以满足像我这样对天文知识有强烈需求的人群,但是,这个需求可能很大程度上纯粹是精神上的,当然,你也可以像那些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的那套说法那样,说可能有些小朋友用了这样的天文观星APP之后,就培养了对天文的兴趣,可能长大之后就成为了天文学家,或者宇航员,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满足一些大人猎奇的心理需求,所以,虽然我自己很感兴趣,但如果做一个项目纯粹押注于这方面,有可能确实无法满足生计的需求,至少不能只依靠这个项目来赚钱。 但如果让我只去做一些务实的事情,比如纯粹地去做一个专车司机,维修工,或者开一家餐馆或杂货店,或者做服务人员,无论是很多人挤破头想要做的公务员那样的高端服务人员,还是商场这样的较为低端的销售服务人员,也不是我想要的,但注意我也没有任何看不起做这样事情的人,实际上我可能算曾经和正在做其中的一些事情,回头看看文章最开头提到的持那样观点的人,可能这就是他们认为的最“有用”的事情,但我不想仅仅纯粹做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做一些满足精神需求的东西。 讲了这么多,好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理想中想做的事情:既要有物质追求,也要有精神追求。为什么我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关注,因为好像我也在思考那个困惑了自古以来人们的那个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像前面所讲,在我看来,满足对物质追求,是生存的基础,但是,也必须要为人类社会,讲更广阔一点,为这个宇宙,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东西必然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而有这样属性的东西,好像无一例外地,只能是一些更“抽象”的东西,也基本上是文章最开始提到的那些所谓“务实”之外的一些东西,但恰恰好像很大程度就属于那类人认为的“没有用处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思想,还有比如那些好像离“现实”很远的科技探索,比如天文、宇航,或者像探索外星信号的SETI项目,如果只是把目光放在当前去“务实”,确实这些方面有点“虚”,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足够长,也足够胸怀人类前途,可能会发现,这些事情更重要。 比如可以想象,在某一天,突然有一群外星战舰出现在地球的轨道上面,发现这个星球居然几乎完全没有太空作战能力,直接就“收编”了,而这可能不仅仅是想象,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宇宙里存在智慧生物概率的理论,这很符合逻辑,想一想,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正常”地去做那些所谓“务实”的事情吗?总需要有人做一些目光长远的事情,甚至那些需要几辈人才可以达到一点进展的事情,那些被某些人称为“不务实”的事情。 当然,往往提到这样的问题,也总会在一些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找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说法:“你跟我讲宇宙和艺术那些遥远的或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我只想知道这个月的房租是不是不用给了”,好像“竟然无法反驳”,但是,这也只是网络上的段子文化罢了,当然,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现实的生计压力,但难道因为这样,人类就会“很听话地”放弃去做那些探索宇宙或者胸怀人类前途和精神追求的事情了吗?有丝毫的影响吗?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这篇文章也就是对自己想法的一个论证,即为什么必须要去做那些同时兼顾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事情,才可以让人生更有意义,对于像自己这样的连续创业者来说,需要更具体地去考虑,如何创造符合这样标准的项目。 PS: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对最近的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内容进行的整理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更深刻地去理清一些想法,把一些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往往在完成写作之后,发现可以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思维上的收获。 当然,做怎样的事情更有意义,更多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因为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录下来分享出去,也算这个宇宙里的一个渺小的个体对自我、人类社会及宇宙的一点思考,如果能让有同样频率的人得到一点共鸣和启发,也属于同样有意义的一件事。


Jun 1, 2024

勤奋更容易成功的原理

Featured Image

今天看到一个理论,是关于学英语的,提到最简单的刻意练习就是朗读,每天朗读一小时,坚持一百天,可以超越大部分人,甚至可能跨过学英语过程中一些原本怎么都无法跨过的坎,甚至,很神奇的是,读什么内容都无所谓,刚开始的时候发音是否标准也无所谓,反正坚持几天之后就会发现有大幅进步,而这么简单的事情,99.99%的人都不会去做。 实际上,很多的事情也是如此,让我感到,勤奋,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确实更加容易成功,但很多人不愿意去坚持,重复的次数够多,就可以产生一些奇妙的效果,就可以达到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 就连人工智能都是一样,比如像GPT的transformer架构,原理很简单,但是就是参数的数量极大,训练的数据量极多,就用海量数据反复关联的“笨办法”,就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能力,甚至接近于好像具备人类的思考能力了一样,而在架构原理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是参考了人的神经元的数据传输原理。 而最近哈佛大学和谷歌研究团队用人工智能对人的神经元进行建模分析的成果,也证明了人为什么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与大脑极复杂和极海量的数据量有很深的关系,具体提到了一些数据,单个神经元连接着5600根神经纤维,立方毫米级的大脑皮层组织就包含了57000个细胞和近1.5亿个神经元突触,样本制图数据集达到1.4PB的数据量(1PB = 1024TB = 1.05×10^6GB),而按照这个研究数据来计算,人的整个大脑的细胞总数是570亿,神经突触数量是150万亿,数据集的大小可以达到1.3ZB(1ZB = 1024EB = 1.05×10^6PB = 1.07×10^9TB = 1.1×10^12GB),可能相当于全世界海滩上沙子的数量,存下来需要7亿个2T硬盘。(注:资料和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从这个研究成果,至少可以得到两个感悟: 数量足够大,才可以产生诸如意识这样奇妙的东西,而至今人类仍然无法解释原理,就连transformer这样模仿人脑的架构产生的智能,都无法完全解释; 像人脑这样复杂的系统,其能力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行足够的锻炼次数和数据输入,可以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能力,这可能是更高级别的智能生物创造这个人类所在宇宙的设定,而人类根本没有资格去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更应该做的是如何让如此复杂的精密系统不被浪费! 所以,可以想到,可能很多普遍观点认为的困难,只是因为不敢踏出去尝试,以及没有信念在做失败了之后反复再尝试,而具备这样特质的人,往往都是乐观者,所以才有“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的说法,悲观者永远在找一个所谓正确的理由来证明某件事情做不了,而乐观者永远在反复尝试,那些用所谓的“笨办法”一直持续反复刻意练习的人,也必然是乐观者,所以要想具备勤奋地刻意练习的特质,首先要做一个乐观者。 今天的顿悟分享出来,大家共同进步!


Mar 29, 2024

理解和感受“当下”

Featured Image

当我们经历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情绪,或者就是在对过去的事情懊恼,或者就是在对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但几乎忽略掉了“当下”,但是,像悖论一样,我们永远只能真正经历“当下”,就算过去,就算未来,看着好像不是“当下”,那也是一种错觉,其实,那是“过去的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每一个当下”,听着好像有点拗口,甚至可能有点难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藏着一个原理,就是如果你真正去感受“当下”,一般来说,你很大程度上不会有那些负面的心理体验,关于这个理论,我们也可以参考“冥想(Meditation)”的原理,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安静地坐在一个地方,闭上眼睛,只关注自己的呼吸,如果分心了,要再次轻柔地把思绪拉回来,反复进行这个过程。实际上,在我理解看来,关注呼吸是一个让所有人简单易学的技巧,更深层次的用处,是让人保持关注当下正在经历的过程,比如呼吸,且尽可能保持专注,这样,根本不用你故意去想一些让人振奋的,或者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本身自然就是“正念”,为什么?因为尽可能地没有去懊恼过去和担心未来,只关注当下,就会感到身心放松和愉悦。 理解这个原理之后,可以说就掌握了世界运行的规律之一,当我们想要逃离那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真正地去关注和感受“当下”,方法也有很多,除了只关注呼吸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比如,打开自己的感官,去聆听当下的各种声音,比如鸟叫、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声响等等,去观察周围的那些事物的细节,仔细观察一朵花、一个物体的质感等等,你会发现,在那一刻,你内心是平静的。如果经常这样练习,建立习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尝试建立这样的场景,比如在用电脑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只关注工作当下的各个体验,而暂时停止去想那些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这样很可能你的感受会更放松和愉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场景自然就具备这样的属性,比如我们在周围光线很暗的电影院里沉浸式地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玩手机游戏争夺胜利,这样的情况下,被强大的吸引力强制固定在“当下”,这样的行为,往往也叫做“娱乐”,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会感到快乐。 因为经常去回顾过去和担心未来,那些懊恼、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精神熵”增加,让我们感到混乱,烦躁感就会增加,做事情也会比较没有条理,也缺乏成就感和自信心,当我们只关注当下,“精神熵”就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减少,这样,心理上也会更加地感到有序,我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平静、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做事情也会变得有条不紊,耐心也会增加,不会急于求成,倾向于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做事情,自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更强。 所以,持续地去练习关注和感受“当下”,且养成习惯,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


Feb 21, 2024

拥抱不完美主义

Featured Image

现代的所谓精英教育,很多方面都在明示或者暗示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精英,但前一阵看到的一个理论讲到一个词:“不完美主义”(Imperfectionism),反而让我大为震撼。 确实,在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太容易养成所谓的“完美主义”的思维惯性了,好像这是唯一的做事方式一样,经常看到有人宣称“或者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甚至在很多广告里面,都在反复标榜“完美”,好像这个世界就只有“完美”这一种正确答案,其它的都是错误答案一样。 而“不完美主义”概念的提出,给那些牢牢被完美主义的枷锁束缚住的人们松绑了,不完美主义就是一种接受且主动去拥抱不完美的生活态度,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地减少压力和焦虑。做一件事情,也会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事情的过程本身,去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去关注结果,就算失败,也不会从单一的成败论的视角去评判这件事,相当于给了自己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让自己更多去关注生活里积极的一面。 这个理论不但提出了这个概念,还提倡大家主动去追求“不完美”,甚至可以去培养与“完美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即“完美的东西我不要,我只要不完美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让自己放开手脚去开拓,拥有更多自信和无畏精神,而不用过分反复纠缠在细节里面,以及,不试图控制生活里的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反而让自己的做事方式更加具备灵活性和适应力。 之前看到一个设计案例,好像是一个日本的设计师,为那些“完美主义者”设计了一款看起来好像被撞得坑坑洼洼的行李箱,这样这些用户就根本就不再去纠结行李箱被撞凹、刮花这样的事情。拿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也有差不多的事例,那就是每次买了新手机之后,特别是很贵的手机,刚开始用的那几周,根本无法放心大胆地用,总怕弄出划痕,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没有任何人的手机是没有划痕的,所以,当第一个划痕出现的时候,是最心疼的,然后,随着划痕越来越多,甚至还被摔过几次之后,终于,开始正常地使用手机了。 其实这样的心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太“完美”了,但是,完美太虚幻了,终究是要打破的,与其在那里过度保护,被打破的时候又心痛不已,倒不如主动去追求“不完美”,这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契合,一切也就顺其自然,毫无违和感了。 所以,归根结底,不完美主义,才是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智慧,积极地去拥抱不完美主义,反而比那些追求完美主义的人,生活过得更加自在和舒适。


Jan 29, 2024

锻炼元认知和批判性思考

Featured Image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那本书里面讲到元认知和批判性思考的概念,提到当意识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感到一下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颠覆了认知。 确实,自己在曾经很多年里面,也吃过很多这方面的亏,有时候莫名其妙一个随机的想法冒出来之后,自己居然就认可了这是自己主动的想法,甚至连修改都不允许,好像这就是无法被挑战的真理一样,甚至还会产生担忧、内疚等情绪,其实这些想法就是大脑的神经之间的电信号之间产生的反应,有一些研究这样的想法每天极多,甚至上万个,但是自己在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些原理,虽然有时候自己也会有一点“抵触”那样的想法,但是总认为自己的“抵触”是用处不大的,因为无法彻底“消除”那样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就放弃了。 其实,自己条件反射的这个“抵触”的动作,就是元认知,但是,元认知只有你有足够的信念意识到,才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个工具。现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已经锻炼得比以前稍微强大一点了,如果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随机想法冒出来的时候,自己会去考虑这样想法产生的原理,判断这是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以及用元认知和批判性思考告诉自己这样的想法没有确切的根据,没有意义等等,而不再觉得“用处不大”,更不会觉得那样的随机想法是真理、多有说服力、多无法改变,也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尝试去消除某个特定的随机想法。 元认知,就是这样一个同样很“顽固”的家伙,当莫名其妙的想法要在那里较劲的时候,元认知就可以不急不慢地陪它较劲,进行批判性思考,它蹦跶一下,元认知就干它一下,慢慢地,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就老实了,消停了,当然,是否完全、彻底地消除,不重要,反正出来就会被干。其实,这反而是一个更好的方式,就像电脑防火墙一样,要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电脑病毒,也不再用防火墙,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逻辑,因为那个前提就很难确保,更好的逻辑是,管它什么电脑病毒,只要有防火墙,它就无法嚣张,至少无法太过随意,同样的道理,想要大脑再也不会产生那些负面的想法,这样自己就不用去烦恼了,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逻辑,更好的逻辑是,管它随机冒出什么想法来,都可以调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去判断它、控制它,就像电脑防火墙的原理那样,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被它迷惑,这样的想法也就嚣张不起来了。 那些一出来就试图想成为真理,一锤子买卖,不允许修改的想法和理论,在元认知和批判性思考的防火墙这里,就失效了,它越嚣张,就越要把它拎出来研究一番,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在那里嚣张个啥,想占便宜?没门儿!


Nov 26, 2023

让别人更加欣赏你的方法

最近在小红书看到一个理论,是由国外的心理学家 Jordan Peterson 提出的,觉得很有道理,讲“在人际关系中释放攻击性,反而可以展现人格魅力”,提到一个人强调自己“不残忍”是错误且有害的,但不是说残忍就是正确的,而表达出一种“可以残忍但是却不残忍”的状态可能是更好的,这样不但可以让那些想在你这里“揩油”的人收敛,而且还可以展现出人格魅力,这样的人格魅力的核心不是“攻击性”,而是一种体现人格完整的“自我接纳”。 一个常见的不遵循这样理论的例子,就是常常人们说的“老好人”,没有办法拒绝别人的各种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过分的,而且总在讨好别人,他们一味对外强调“和善”,毫无“攻击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这么做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和善,有可能是因为不具有表达“攻击性”的能力,这属于一种人格的缺失,所以别人利用他们是很放心和安全的,因为毫无风险,别说人身安全,连吵架的风险都没有,多省事啊! 也对,自己的第一反应,也是对释放出一定“攻击性”的人会表示更加欣赏,更加想成为那样的人,而同时排斥自己成为“老好人”这样的被人无下限利用的卑微形象。 但是,和其它事情的原理一样,可以想到“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和“老好人”,是属于两个被塑造出来的极端,而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只是区别在于哪种特质占主要部分。给我感觉,大部分的人在默认的情况下,应该还是倾向于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一般也不会随便释放攻击性,因为这样会打破心理上的舒适性,让自己处于一种危险当中,但是,久而久之,有些周遭的人可能就会以为你是“老好人”,开始逐渐试探你的“底线”。 如果你被对方试探“底线”的时候,就立即从“和善”无缝切换到“释放一定攻击性”,等对方退回之后,再次恢复“和善”,对方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你是一个具备“攻击性”能力的人,而一般不容易再次试探“底线”,且同时会反而很欣赏你,因为你的人格完整。 相反,如果你的“底线”在被对方试探的时候向后一退再退,甚至退无可退,还无法展现出丝毫的“攻击性”,那你的“老好人”形象就由此定型,而且要翻身还很难,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很“软弱”,所以就算胆子不是很大的人,都敢在你这里嚣张,因为你是一个彻底的“老好人”,怎么对你都特别“安全”,而且就算你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都仍然被人瞧不起,因为你人格不完整,缺乏释放“攻击性”的能力,属于一种能力的缺失。 可能,“老好人”会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想“惹事”,认为如果什么都满足别人,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但是,这样的想法可能过于片面,在不涉及到利益的时候,当然氛围可以一片和气,但试想一下,如果和对方进行利益争夺的时候,情况就不忍直视了。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两个工作能力差不多的员工,一个是脾气很好的很好说话的“老好人”,另一个是不好说话的“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老板要给其中一个人升职、加薪的机会,给谁更好处理?公司因为要节省成本,需要降薪、裁员,拿谁下手更容易?在其它的场合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你会发现,“老好人”永远都是受害者,虽然他们做的“卑微地迎合别人”的所有事情都在避免“摊上事”,但是,往往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个特征,让他们更加容易“摊上事”,而那些“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好像总在“搞事情”,但反而不容易摊上事,因为别人不敢惹他们,讽不讽刺?也就是说,越怕事,越容易摊上事,越不怕事,越不容易摊上事,所以,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可以更好,这个世界上不乏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了解到这个理论之后,突然意识到多年前同事说感到和我相处的时候“很安全”,这可能不完全是一种“表扬”,可以感觉到,这个“很安全”,和人们经常提到的男人需要有的“安全感”不是同一个东西,甚至极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如果说你“很安全”,很可能是说你毫无“攻击性”,所以不用在你面前太注意,因为看你也搞不出来个啥,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算作一种“鄙视”,而男人的“安全感”的概念,反而可能说明这个人对外有一股霸气的“气场”,别人不敢随便来惹你,这不就是展现出一定的“攻击性”的特征吗?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就展现出“攻击性”吧,这会让别人对你更加尊重,更加欣赏!


Nov 25, 2023

喜欢“向内求”

参加了一个很多年没见的同学的聚餐,因为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自己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搞一些创意工作,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当周一提起这个同学要和我们聚餐,第一反应就是有点排斥的,而且,我本身也不是一个喜欢去随便聚餐的人,更喜欢“向内求”的方式做事,但是,也知道肯定是不可避免要去聚餐的了,所以,只能尽量地往后推。 那“向内求”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当然,这和社交是不冲突的,而且我个人对于社交也有很多经验,虽不能说是社交达人,但肯定可以应付。我注意到,很多自己本身就具备“硬才能”的人,在现在来说,比较典型的一类人就是懂软件/程序/网站开发,或者精通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等的人,以及一些会一些“技术”的人,他们的心态是倾向于不去迎合别人的,更多的是向内追求,对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欢自己在家里SOHO,自由职业,喝点咖啡放点音乐,通过自己的技术,通过网络,就把钱赚了,而且赚够,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完全达到这样的状态,是不容易的,在家躺着赚钱,谁不想呢?可见也是要相当厉害的的人,才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但是,具备“硬技术”的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是具备这样的潜质和基础的,所以更加倾向于这样的一种追求内心的宁静,尽量不依赖外部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和赚钱。 相对而言,身边也不乏倾向于从社交中获取能量的人,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占大多数,而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因为销售的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那必然是无法脱离和大量的人打交道,典型的特点就是“向外求”,没有“外部的人”支持,就没有一切。 但是,无论是向内求,还是向外求,都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这样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人是纯粹的向内求或者向外求的人,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状态,只是看更倾向于哪一边而已。但是,总的来说,对自己的“硬技术”有自信的人,一般更倾向于向内求,因为很多时候,向外求是自己无法完全把控的,甚至要看别人的脸色,而如果自己就很厉害,自己就成为了别人所“求”的对象,那自然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不求人”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梦想,对于掌握“硬技术”的人来说,就更加接近这样的状态,但是,毕竟现代社会很多时候讲的是协作,不可能谁是“万金油”,但掌握“硬技术”的人,更多的是把“向外求”作为一个备用应急方案,而且因为他们通过自己就创造了很大程度上足够的财富,他们也更加遵循“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靠关系”的原则。 当然,也会有人会说,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社交,而这里要强调的是,“向内求”的人,他们也可以选择在想休闲放松的时候,去见见朋友们,去社交,但是,这不是一种“任务”,也不依赖于此,“社交”只是他们的休闲方式之一。 有时候甚至不得不怀疑,那些倾向于不断去“社交”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没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处于一种“危机焦虑”之中,只能通过不断去和别人联系,试图从中获取到一些资源和利益,通过广撒网的方式,相信只要建立联系的人够多,总能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心态是没有稳固基础的,需要建立在别人是否配合和给面子的基础上。 而我们也看到过多次这样的例子,那些自身没有多少能力的人,不断去发展自己的“人脉”,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和各路大佬的合影,但是,也只是蹭热度而已,因为他们自己如果没有太多价值,和大佬就算建立联系,也只是单方面向大佬进行索取,所以大佬基本上是不倾向于真正搭理他们的,而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建立起来,自己就是大佬,自己本身就具备了吸引力,就算不主动去建立所谓的“人脉”,都有很多人主动靠过来,反而让“人脉”有点泛滥,还需要筛选才行,所以,“人脉”实际上也可能是个伪命题,只有在都具备较高价值的人之间,才存在“人脉”,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而那些价值悬殊的人之间,更多的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 所以,回到一开始探讨的概念“向内求”,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很喜欢的,这样的人不仅仅具备表面的外在的东西,你会知道他们还具备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人本身就具备一些吸引人的特质,比如,当你了解到一个人运营了一个有几十万粉丝的自媒体帐号,或者运营了一个日访问量几万人以上的博客,或者运营了一个公司且有较多的稳定的客户源和营业额,写了一本书且出版和获得了较多的收益,开发了一个软件有大量的人在用且从中获得了较多的会员费和广告费等等,你一定不会忽视这个人的价值,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向内求”且成功的例子,而且这样的人很多,可能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为什么他们那么有价值,那么有吸引力,也许,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基本上实现了“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