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 2024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

Featured Image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了追求优秀和卓越,好像很多人多少都有点“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虽然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做一件事情的质量,特别是在工作中,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过于关注细节,吹毛求疵,反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影响心理状态。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对自我要求较高的人这方面的特征只是一种心理倾向,还远达不到“强迫症”的程度。 在之前,我也写过一篇相关主题的 Blog 文章:《拥抱不完美主义》,也表达过一些我的看法。 今天我好像在一瞬间意识到了“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一个本质:好像往往都是在搞“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是这样吗? 我把这个观点让 ChatGPT 4o 进行解读,得到以下回答: ChatGPT: 你提到的“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可能在“本末倒置”的层面上表现为形式主义,这个观点揭示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详细解读如下: 1. 本末倒置的定义 “本末倒置”指的是把次要的事情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主要的目标或本质。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人们往往专注于形式或表面上的完美,忽略了事情的核心目的。这就导致了一种错位,即关注了不该是重点的细节,反而背离了原本要实现的实际目标。 2. 形式主义的陷阱 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分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容或实际意义。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 完美主义者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微调一个已经足够好的项目,甚至不惜拖延完成时间,以追求某种自认为的“完美”效果,而忽略了完成项目或实现目标的初衷。 强迫心理往往表现为对某些细节的反复关注和执行,比如过度清洁、反复检查门锁或电器,尽管实际上可能不需要这些反复行为。 这种过度关注细枝末节的行为让人陷入“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循环中,甚至导致焦虑和不满。 3. 为何会本末倒置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背后的动因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对控制感的需求: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者往往追求对环境或结果的绝对控制。过度关注形式上的细节或重复行为给了他们一种虚幻的控制感,掩盖了对不确定性或不可控因素的焦虑。 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很多完美主义者害怕别人的批评,因此花费大量精力在形式上以免露出“瑕疵”,但忽视了工作的核心价值。 对失败的恐惧: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或反复执行某些行为可以暂时缓解人们对失败或不完美的焦虑,导致本末倒置的行为模式。 4. 如何避免本末倒置 聚焦核心目标:提醒自己项目或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要让次要的细节吞噬掉主要的工作。 接受不完美:理解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尤其是在复杂的任务中,追求某种“完美”往往是徒劳的,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放松控制感:学会接受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不要通过形式主义来获得虚假的控制感。 平衡效率与质量:过度追求细节或形式上的完美往往会降低效率,因此要学会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5. 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陷入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完美主义和强迫症者容易产生高度的焦虑和压力。因为他们的标准总是高于实际情况,而这些形式上的追求永远无法真正让他们满足,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永远不够好,造成自我否定和情绪低落。 结论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本质之一确实可能是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表现。他们因为过度关注某些表象或细节,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标和本质。通过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可以更好地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重拾对事情的核心目标的关注,从而提高效率并改善心理健康。 今天的一点领悟,加上人工智能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Sep 13, 2024

人类的“维护”行为和宇宙熵增

Featured Image

经常我都会问人工智能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有些问题好像还有点哲学意味,比如今天,我好像又问了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 “意识到一个现象,好像我们周围的大部分的各种性质的事物,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去“维护”,除了像一段时间需要吃饭这样显而易见的事情,还有一段时间需要和一些人联络感情,一段时间需要打扫和擦拭东西上的灰尘,一段时间需要交费,一段时间需要用一下银行账户,一段时间需要给汽车做保养等等,如果过久没有进行这些行为,就到导致一些麻烦的后果,这是否和宇宙的熵增的概念是契合的?宇宙永远处于熵增的状态,而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维护”,就相当于在局部进行“熵减”,和“熵增”形成对冲,从而让事物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一直就像修理工一样,这里修补一下,那里修补一下,为了让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但多少显得有点被动,但这就是宇宙的规则,无法改变,你怎么看?请尽量详细地说出你的看法。” 下面分别是 ChatGPT,Gemini,Claude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ChatGPT 4o 的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现象与熵增的概念有深刻的哲学和物理学上的联系。熵增原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之一,描述了封闭系统中无序程度(熵)的不可逆增加趋势。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走向更高的熵状态,即更大的无序和混沌。然而,在这个大趋势之中,局部系统可以通过外界输入能量的方式来“减熵”——即有序化,延缓无序化的过程。 你所描述的我们对日常事务的“维护”,从广义上来看,确实可以类比为对局部系统的熵减行为。每当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维护某些事物,比如打扫房间、整理人际关系、保养车辆等,实际上是在这些局部系统中通过外部的干预重新建立秩序,抵消自然界中无序增加的趋势。如果我们不主动去干预,这些事物便会自然而然地走向更大的混乱和失控,比如房间积满灰尘、关系疏远、物品损坏等。 对应熵增和熵减的例子 日常维护中的熵增:灰尘是由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自然沉积,设备的磨损是因为材料内部分子的运动和摩擦。人际关系的疏远可能源于时间推移、疏于交流带来的情感冷淡。所有这些现象可以被视为系统内的“熵增”——无序自然积累。 日常维护中的熵减:清洁灰尘、维修设备、主动沟通感情,都可以理解为对系统的局部熵减。这些活动通过外界输入能量(体力、时间、情感等),使系统重新恢复到较为有序的状态,延缓系统内部的无序化过程。 被动应对熵增的必然性 的确,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活就像不停修补的过程。我们无法让任何系统永远维持完美的稳定,因为外界的干扰和内部的自发无序化永远存在。维护工作、生活琐事,以及各种定期任务,正是我们对抗熵增的一种反应。换句话说,个人的生命、社会的运行甚至科技的进步,都依赖于这些对局部系统的熵减过程,尽管这种对抗是暂时的、局部的。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种对抗并不完全是被动的,至少在局部和短期内,我们的“修补”行为带来了可持续的好处。这种维护让我们生活中的局部系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以此确保我们的环境和生活秩序能够在更长时间内维持。比如,家庭的清洁维持了生活质量,机器的保养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情感的维护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这些维护和投入实际上是我们有意识的选择和管理,虽然是在熵增背景下进行,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消极。 宇宙规则与人类主动性 从哲学层面来看,熵增原则是自然界的“规则”,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尽管我们无法阻止熵增,科学、技术、文化等一切人类活动正是通过不断调整局部系统,尽可能延长有序状态。就像热力学中提出的“开放系统”,我们可以从外部输入能量来延缓无序,虽然最终一切都趋向于熵增,但人类的努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平衡。 我们通过修理和维护一部分系统,能暂时创造有序的空间,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任务之一。你提到的修理工的比喻非常贴切:我们总是在修复、调整、优化系统,使其在面对熵增趋势时依然保持稳定。可以说,这种修补工作与宇宙的规则共存,而我们的主动干预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总之,熵增原则是宇宙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人类通过维护和管理局部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对抗这种趋势,保持生活的相对稳定性。这种过程虽然带有被动应对的性质,但也体现了人类的主动性和智慧,在无序的背景下建立暂时的秩序,使我们得以在这个充满熵增的世界中创造文明和发展。 Google Gemini 1.5 的回答 关于熵增与“维护”行为的深入探讨 您的观察非常敏锐! 您所描述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维护”的事物,的确与宇宙的熵增原理有着深刻的关联。 熵增与“维护”:一个系统的视角 熵增:宇宙的终极趋势 熵增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混乱度)总是趋向于增大。无论是宇宙,还是一个简单的杯子里的水,都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任其发展,一切都会走向无序、混乱的状态。 “维护”:局部熵减的努力 我们对事物进行“维护”,本质上是在一个局部系统内引入能量或信息,从而降低系统的熵。比如,打扫房间就是将混乱的状态恢复到有序状态。 动态平衡:熵增与熵减的对峙 我们可以把宇宙看作一个巨大的系统,而我们生活的地球、我们的家、我们的身体,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来维持自身的稳定。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熵增和熵减不断博弈的结果。 为什么我们需要“维护”? 系统复杂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旦某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环境时刻都在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系统产生干扰,导致熵增。比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都会加速系统的退化。 时间的流逝 时间是不可逆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老化、磨损。即使我们不主动进行“维护”,系统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走向衰败。 “维护”的局限性与宇宙的规则 被动性 正如您所说,“维护”是一种被动行为。我们总是要在问题出现之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说明我们对系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无法提前预测并预防问题的发生。 局限性 我们的“维护”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阻止宇宙的熵增,只能延缓一些系统的衰败。 宇宙的规则 熵增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维护”来延缓熵增的过程。 结语 “维护”是我们与宇宙熵增抗争的一种方式,但也是一种无奈。 我们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演化的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有其诞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更加美好。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熵增也提醒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不断地对抗无序。 只有通过创造新的秩序,我们才能在熵增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这启发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宇宙和我们自己。 Claude 3.5 Sonnet 的回答 您的观察非常有趣且深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现象: 1. 熵增与日常维护的关系 您的观察确实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增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宇宙总体上确实处于熵增的状态,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维护活动可以被视为局部的"熵减"过程。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我们所做的维护工作实际上是在向系统输入能量和信息,以抵抗自然状态下的衰败和混乱。例如: 打扫房间是在重新组织物品,减少灰尘等杂质带来的混乱度 维护人际关系是在输入社交能量,防止关系因缺乏互动而冷淡 汽车保养是在更换磨损部件,保持机械系统的有序运转 2. 生命系统与熵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维持低熵状态的开放系统。我们的身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修复"自身,抵抗熵增。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维护其实是这一过程的延伸。...


Aug 25, 2024

“多线程”运用时间的价值

Featured Image

虽然说很多人都在讲这样的理论,一次只做一件事,可以让这件事做得很专注,从而可以让效率提升,但是,从根本上讲,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在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用计算机的运行原理来比喻,只能说,你可以在“前台”同时只做一件事,但是在“后台”,不可避免地还运行着多件事情,只是在默认情况下,对“后台”运行的这些事情一般是很少进行管理的,也就是更多地是随机的杂乱无章地在运行。 这就引申出,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用的事情,特别是可以创造收益的事情同时自动在“后台”运行,也就是像计算机那样“多线程”地运用时间,可以让我们感到时间用得很有效率,特别是那些自动运行的事情还能创造收益,那就更可以叫做俗称的“躺赚”,或者叫做“睡后收入”,那就更爽了。 所以,那个最开始提到的理论的说法可以微调一下,我们应该说,在“前台”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让这件事情做得专注,如果同时“后台”能有自动运行的有用和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就更好,可以说越多越好。 具体到实际中的做法,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先可以有意识地去开启一些“后台”的事情,我想了想对于我自己日常里的事情来说,比如可以申请那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审批下来的资质,淘宝买一件需要两三天才可以到的必须的东西,运行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自动创收的小项目,发一些推广吸引和酝酿用户,甚至一些日常里更小的事情,比如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在APP的超市下一单配送到家,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下载蓝光电影或剧集等等。 好像很多都是那种不是即时可以有反馈的,需要等的事情,就可以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先启动,这样就会有一些爽的感觉,主要是感到一份时间可以用出多份的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养成这样的惯性思维,每当在做一件“前台”的事情之前,想想有什么同时可以在“后台”自动运行的事情可以同时开启,那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更高效地运用了时间资源的成就感。 这是今天的一个感悟,分享给大家。 Enjoy~😊


Aug 17, 2024

做怎样的事情更有人生意义

Featured Image

这几天想到一个问题,好像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一些明显肤浅的偏见,认为做像艺术、娱乐、天文等方面的事情没有用处,要做一些实际有用的事情,比如生产、社会服务、研究实用科技等(像天文等暂时对这些人没有立即用处的科学研究不算)。 虽然想去指责这样的想法,但是,任何事情存在肯定有它的合理性,可以想象到,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可能还不在少数,可能是一些成天为生计而奔波的人,可能是文化程度相当低无法理解的人,但不管怎样,说明这样的想法是广泛存在的。 对于同样在人类商业社会摸爬滚打的自己来说,如果要做项目,也必然不能忽略这样的一些观点,我考虑,如果要做让自己和社会都有需求和满意度的项目,就既不能完全去迎合这样的观点,也不能完全抛弃这样的观点,就像中国传统的智慧讲到的那样,兼顾两者的中庸之道,可能是最好的。 这也让我对这个社会上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一个观察行为,做哪些事情是符合这样一个标准的。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做一个纯粹和天文相关的项目,比如我手机里的天文观星的APP,可以满足像我这样对天文知识有强烈需求的人群,但是,这个需求可能很大程度上纯粹是精神上的,当然,你也可以像那些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的那套说法那样,说可能有些小朋友用了这样的天文观星APP之后,就培养了对天文的兴趣,可能长大之后就成为了天文学家,或者宇航员,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满足一些大人猎奇的心理需求,所以,虽然我自己很感兴趣,但如果做一个项目纯粹押注于这方面,有可能确实无法满足生计的需求,至少不能只依靠这个项目来赚钱。 但如果让我只去做一些务实的事情,比如纯粹地去做一个专车司机,维修工,或者开一家餐馆或杂货店,或者做服务人员,无论是很多人挤破头想要做的公务员那样的高端服务人员,还是商场这样的较为低端的销售服务人员,也不是我想要的,但注意我也没有任何看不起做这样事情的人,实际上我可能算曾经和正在做其中的一些事情,回头看看文章最开头提到的持那样观点的人,可能这就是他们认为的最“有用”的事情,但我不想仅仅纯粹做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做一些满足精神需求的东西。 讲了这么多,好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理想中想做的事情:既要有物质追求,也要有精神追求。为什么我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关注,因为好像我也在思考那个困惑了自古以来人们的那个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像前面所讲,在我看来,满足对物质追求,是生存的基础,但是,也必须要为人类社会,讲更广阔一点,为这个宇宙,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东西必然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而有这样属性的东西,好像无一例外地,只能是一些更“抽象”的东西,也基本上是文章最开始提到的那些所谓“务实”之外的一些东西,但恰恰好像很大程度就属于那类人认为的“没有用处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思想,还有比如那些好像离“现实”很远的科技探索,比如天文、宇航,或者像探索外星信号的SETI项目,如果只是把目光放在当前去“务实”,确实这些方面有点“虚”,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足够长,也足够胸怀人类前途,可能会发现,这些事情更重要。 比如可以想象,在某一天,突然有一群外星战舰出现在地球的轨道上面,发现这个星球居然几乎完全没有太空作战能力,直接就“收编”了,而这可能不仅仅是想象,如果稍微了解一下宇宙里存在智慧生物概率的理论,这很符合逻辑,想一想,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正常”地去做那些所谓“务实”的事情吗?总需要有人做一些目光长远的事情,甚至那些需要几辈人才可以达到一点进展的事情,那些被某些人称为“不务实”的事情。 当然,往往提到这样的问题,也总会在一些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找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说法:“你跟我讲宇宙和艺术那些遥远的或不切实际的东西,但我只想知道这个月的房租是不是不用给了”,好像“竟然无法反驳”,但是,这也只是网络上的段子文化罢了,当然,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现实的生计压力,但难道因为这样,人类就会“很听话地”放弃去做那些探索宇宙或者胸怀人类前途和精神追求的事情了吗?有丝毫的影响吗?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这篇文章也就是对自己想法的一个论证,即为什么必须要去做那些同时兼顾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事情,才可以让人生更有意义,对于像自己这样的连续创业者来说,需要更具体地去考虑,如何创造符合这样标准的项目。 PS: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对最近的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内容进行的整理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更深刻地去理清一些想法,把一些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往往在完成写作之后,发现可以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思维上的收获。 当然,做怎样的事情更有意义,更多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因为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录下来分享出去,也算这个宇宙里的一个渺小的个体对自我、人类社会及宇宙的一点思考,如果能让有同样频率的人得到一点共鸣和启发,也属于同样有意义的一件事。


Jun 1, 2024

勤奋更容易成功的原理

Featured Image

今天看到一个理论,是关于学英语的,提到最简单的刻意练习就是朗读,每天朗读一小时,坚持一百天,可以超越大部分人,甚至可能跨过学英语过程中一些原本怎么都无法跨过的坎,甚至,很神奇的是,读什么内容都无所谓,刚开始的时候发音是否标准也无所谓,反正坚持几天之后就会发现有大幅进步,而这么简单的事情,99.99%的人都不会去做。 实际上,很多的事情也是如此,让我感到,勤奋,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确实更加容易成功,但很多人不愿意去坚持,重复的次数够多,就可以产生一些奇妙的效果,就可以达到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 就连人工智能都是一样,比如像GPT的transformer架构,原理很简单,但是就是参数的数量极大,训练的数据量极多,就用海量数据反复关联的“笨办法”,就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能力,甚至接近于好像具备人类的思考能力了一样,而在架构原理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是参考了人的神经元的数据传输原理。 而最近哈佛大学和谷歌研究团队用人工智能对人的神经元进行建模分析的成果,也证明了人为什么具备强大的思考能力,与大脑极复杂和极海量的数据量有很深的关系,具体提到了一些数据,单个神经元连接着5600根神经纤维,立方毫米级的大脑皮层组织就包含了57000个细胞和近1.5亿个神经元突触,样本制图数据集达到1.4PB的数据量(1PB = 1024TB = 1.05×10^6GB),而按照这个研究数据来计算,人的整个大脑的细胞总数是570亿,神经突触数量是150万亿,数据集的大小可以达到1.3ZB(1ZB = 1024EB = 1.05×10^6PB = 1.07×10^9TB = 1.1×10^12GB),可能相当于全世界海滩上沙子的数量,存下来需要7亿个2T硬盘。(注:资料和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从这个研究成果,至少可以得到两个感悟: 数量足够大,才可以产生诸如意识这样奇妙的东西,而至今人类仍然无法解释原理,就连transformer这样模仿人脑的架构产生的智能,都无法完全解释; 像人脑这样复杂的系统,其能力具备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行足够的锻炼次数和数据输入,可以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能力,这可能是更高级别的智能生物创造这个人类所在宇宙的设定,而人类根本没有资格去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更应该做的是如何让如此复杂的精密系统不被浪费! 所以,可以想到,可能很多普遍观点认为的困难,只是因为不敢踏出去尝试,以及没有信念在做失败了之后反复再尝试,而具备这样特质的人,往往都是乐观者,所以才有“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的说法,悲观者永远在找一个所谓正确的理由来证明某件事情做不了,而乐观者永远在反复尝试,那些用所谓的“笨办法”一直持续反复刻意练习的人,也必然是乐观者,所以要想具备勤奋地刻意练习的特质,首先要做一个乐观者。 今天的顿悟分享出来,大家共同进步!


Apr 14, 2024

演讲及公开表达的意义

Featured Image

感觉演讲是一项神奇的能力,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在众人面前讲话而已,但是,又可以很明显地感到,没那么简单。 好像如果一个人很善于演讲,很善于调动一个会场里人们的情绪,就算他不具备很强的技术或者商业能力,就凭他们的嘴,他们的口才,也可以让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且心甘情愿地跟随,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成功学大师们,他们的演讲,他们的书,就是畅销,他们就是有很多的崇拜者,至于他的其它方面做得怎样,好像也不是很重要。 对我自己而言,我本来不太喜欢在一个场合很高调,发表演讲也不是我发自内心很有动力想去做的事情,尽管这样,曾经在职场里面,也无法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在公司内部的演讲,但很神奇的是,每当在充分准备,以及进行一场效果比较的演讲之后,特别是下面的观众很肯定我的表现的情况下,自己会感到好像自己特别强大,甚至会有一种错觉,感到好像演讲的能力已经超越了其它的能力,只要演讲得够好,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从原理上来说,如果一个人有机会且有能力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观众足够多的同时,且很多人还很认可你,那也就意味着你可能有机会成为有一定名气的人,有机会收获一些主动靠过来的追随者、崇拜者和人脉,有这些条件,也就意味着你更可能可以依靠名气去做一些更加有影响力的事情,且还可以容易拿到融资,更容易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演讲本身就天然具备影响力属性,天然就是一种公众行为,自己对着墙壁说话那不叫演讲,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可以对着公众说话,这是强制不来的,当你有机会且有具备能力对公众说话,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是可以很容易和真正的金钱产生联系的。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会有一些人迷恋于演讲,甚至会上瘾,在周遭就有一些典型的例子,有些人给自己弄了很多头衔,尽可能地去争取能参与的任何公开演讲和露脸的机会,乐此不疲。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形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原理是一样的,比如进行直播,或者就算是发图文或者视频,只要粉丝数量够多,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公开演讲的另一种形式,反正就是多少有一些“名人效应”,这就是背后真正有价值的逻辑,但和演讲相比,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直接,因为演讲,是一种真正的“公开”,是以你本人的真实形象作为担保,不遮遮掩掩,更容易获取可信度和名人效应。 所以,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或者说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去争取这种机会的动力,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有些人会给自己贴标签,包括我自己,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可能会说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在公开场合表现高调,有动力去发表演讲的人,而自己不一定真的就是那样,这很可能只是给自己一个打退堂鼓的理由,但是,有的时候,这样贴标签会让自己躲在舒适圈里面不敢出来,因此错过一些有价值的机会,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比如有些人就是想要躺平,就是不想努力,就是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就另当别论,但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提升,是一个喜欢挑战和积极向上的人,就应该给自己创造和争取一些动力去主动拥抱那些公开露脸和表达的机会。 另外,演讲,或者说在公开场合进行表达,包括通过直播或自媒体进行的公开表达,也可以反向倒逼你自己去学习和提升更多,这也是李笑来在他的自媒体里面提到过的一个观点,我也很认同,这就相当于有更多人在监督你提升和进步,你好像也有责任让自己的能力更强,这样才可以给别人和这个宇宙创造一点价值,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价值也好,也会让你感到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而不是虚度。 那么,就让自己去争取更多演讲或者公开表达的机会吧,这很可能是提升人生维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Apr 11, 2024

提供刚需的价值

Featured Image

最近尝试做了一些小项目,对比自己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且盈利的项目,发现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否提供了刚需。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做自媒体,比如,运营一个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等,想通过不断发内容,粉丝数量增加,然后就可以有很多方式赚钱,当然,有很多人确实通过自媒体赚到了钱,但是,对更多人来说,好像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感到费力不讨好,因为,现在互联网上面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了,太多人随手就可以发,想要从中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需要很强的创意和天赋,而信息本身,很大程度对很多人来讲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所以,倒不如稍微传统一点,去做一门“生意”,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赚差价”的那样的事情,先反向推演,去看看现在市面上什么东西是刚需的,不是那种可要可不要的,而是那种不得不买,只是看找谁买的东西,然后,再看自己懂不懂,如果懂一点当然最好了,就算不懂也问题不大,现在很多东西的学习成本也很低,况且,也是一个难得的解锁新技能的机会。 做这样的事情也有一个特点,一般不能“空手套白狼”,会有一点成本,但是,也最好不要做那些需要投入相对重资产的项目,比如实体店,或者需要大价钱获得一些准入门槛的项目,那做什么呢?有一些领域是可以考虑的,最直接的,就是卖货,除了传统的做淘宝之外,用微信私域开微店这些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你卖的东西是刚需,另外,也可以考虑针对那些有内容生产需求,但是又存在信息差的人群,比如提供一些对接人工智能API,让他们可以相对容易地去获得需要的文字、音频、图像等内容,这里面赚的差价就是Token的费用,已经有大量的这样的平台在做,但是,不代表就赚不到钱,只要这属于刚需,用户是不会嫌供应商太多的,总会不断在寻找价格更实惠,服务更好的,只要持续打磨,就可以多少分到一杯羹。 反正,按照这个逻辑去寻找那些很多人都需要的刚需的东西,现在就算你不会编程,也可以借助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去制作,最近,就看到一些分享在抖音和小红书的例子,一些几乎完全不懂编程的人借助ChatGPT做了微信小程序,以及iOS APP且成功上架,甚至被推到销量榜靠前的位置。所以,开发已经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看准什么是刚需,看准要做什么,再去着手做,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这属于最近自己做一些项目的一点感悟吧,也不是什么多么新的理论,可能对像自己这样倾向于自由职业的人更适用,更多的是做一个记录给自己参考。


Mar 29, 2024

理解和感受“当下”

Featured Image

当我们经历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情绪,或者就是在对过去的事情懊恼,或者就是在对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但几乎忽略掉了“当下”,但是,像悖论一样,我们永远只能真正经历“当下”,就算过去,就算未来,看着好像不是“当下”,那也是一种错觉,其实,那是“过去的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每一个当下”,听着好像有点拗口,甚至可能有点难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藏着一个原理,就是如果你真正去感受“当下”,一般来说,你很大程度上不会有那些负面的心理体验,关于这个理论,我们也可以参考“冥想(Meditation)”的原理,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安静地坐在一个地方,闭上眼睛,只关注自己的呼吸,如果分心了,要再次轻柔地把思绪拉回来,反复进行这个过程。实际上,在我理解看来,关注呼吸是一个让所有人简单易学的技巧,更深层次的用处,是让人保持关注当下正在经历的过程,比如呼吸,且尽可能保持专注,这样,根本不用你故意去想一些让人振奋的,或者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本身自然就是“正念”,为什么?因为尽可能地没有去懊恼过去和担心未来,只关注当下,就会感到身心放松和愉悦。 理解这个原理之后,可以说就掌握了世界运行的规律之一,当我们想要逃离那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真正地去关注和感受“当下”,方法也有很多,除了只关注呼吸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比如,打开自己的感官,去聆听当下的各种声音,比如鸟叫、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声响等等,去观察周围的那些事物的细节,仔细观察一朵花、一个物体的质感等等,你会发现,在那一刻,你内心是平静的。如果经常这样练习,建立习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尝试建立这样的场景,比如在用电脑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只关注工作当下的各个体验,而暂时停止去想那些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这样很可能你的感受会更放松和愉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场景自然就具备这样的属性,比如我们在周围光线很暗的电影院里沉浸式地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玩手机游戏争夺胜利,这样的情况下,被强大的吸引力强制固定在“当下”,这样的行为,往往也叫做“娱乐”,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会感到快乐。 因为经常去回顾过去和担心未来,那些懊恼、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精神熵”增加,让我们感到混乱,烦躁感就会增加,做事情也会比较没有条理,也缺乏成就感和自信心,当我们只关注当下,“精神熵”就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减少,这样,心理上也会更加地感到有序,我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平静、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做事情也会变得有条不紊,耐心也会增加,不会急于求成,倾向于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做事情,自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更强。 所以,持续地去练习关注和感受“当下”,且养成习惯,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


Mar 5, 2024

拓展舒适圈、熵增、免疫

Featured Image

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一个舒适圈,在圈内,感到安全、放松,在圈外,就各种不自在,所以,当我们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比如陷在家里的沙发里,或者坐在书桌前,有时候有一瞬间的想法,觉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不用出门就把什么事情都搞定就最好了。 但是,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想法明显又是不对的,舒适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果你不去拓展舒适圈,认为当前的这个舒适圈的范围就够了,那可能当前的舒适圈的范围还会缩小,因为人如果没有大志,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就很小,那可能会自发地在这个舒适圈里面反复再挑剔,即如果没有一个向外拓展的力,反而会让舒适圈进一步减小,连原有的范围都守不住。 这样的原理其实在很多其它的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经常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或者如果一个学生的目标仅仅是考到60分及格,那很可能他连及格都困难,而如果他的目标是90分,有可能他考试的分数会在80分左右。 用熵的原理可能也可以解释,当我们主动注入能量去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阻力拓展舒适圈,那在这个局部就是熵减的,才会向着能力和适应力更强的方向去发展,而如果不这样,默认情况下是熵增的,效果就是舒适圈本身受到收缩的作用力。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更主动地去培养拓展舒适圈的动力,哪怕你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当前的舒适圈大小,也需要用一股向外拓展的动力,去对冲那向内收缩的反作用力,当然,更应该的是让这股拓展的动力更大,让我们对那些原本无法保持淡定、一惊一乍的事物,也变得泰然自若。 其实,感觉拓展舒适圈又有点像“免疫”的概念,当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事物,经历得越多,见的世面越多,在心理上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抗体”,就不会随意对舒适圈外的东西起“过敏”反应,即心理上就不会太敏感,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心理学上面,有一个“认知行为疗法”,也叫做“暴露疗法”,从本质上讲,也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在拓展舒适圈的时候,就是在接触那些让自己感到恐惧和不舒服的事物,但是,通过有计划、分程度地去一次又一次进行“暴露”之后,就会对那些事物逐渐地进行“免疫”,舒适圈自然就扩大了一点,但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一下步子跨得太大,在舒适圈的边界一点一点地向外推进,逐步地适应,不要一下跳出边界以外很远的距离,以避免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和违和感。 回到最开始讲到的每个人都喜欢安全感、想窝在自己的小天地不出来,客观来讲,那当然在一些时间段是很好的,比如在工作之余的夜晚或者周末,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相当于手机充电一样,这样的感觉确实很爽,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不要追求永远都这样,我们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些主动出去接触人事物的任务和目标,让自己的舒适圈又向外拓展的动力,当经常这么做的时候,可能自己的“小天地”,逐渐地就不仅限于家里、甚至自己的书桌前了,很多场景,都可能成为自己新的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地方,当然,自己的格局和适应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明显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特别大气和有格局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那样,而是他们经历的够多,见过的够多,“抗体”够多,“免疫”够强,才会修炼出那样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