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 2024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

Featured Image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为了追求优秀和卓越,好像很多人多少都有点“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虽然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做一件事情的质量,特别是在工作中,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过于关注细节,吹毛求疵,反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影响心理状态。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对自我要求较高的人这方面的特征只是一种心理倾向,还远达不到“强迫症”的程度。 在之前,我也写过一篇相关主题的 Blog 文章:《拥抱不完美主义》,也表达过一些我的看法。 今天我好像在一瞬间意识到了“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一个本质:好像往往都是在搞“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是这样吗? 我把这个观点让 ChatGPT 4o 进行解读,得到以下回答: ChatGPT: 你提到的“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可能在“本末倒置”的层面上表现为形式主义,这个观点揭示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详细解读如下: 1. 本末倒置的定义 “本末倒置”指的是把次要的事情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主要的目标或本质。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人们往往专注于形式或表面上的完美,忽略了事情的核心目的。这就导致了一种错位,即关注了不该是重点的细节,反而背离了原本要实现的实际目标。 2. 形式主义的陷阱 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分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容或实际意义。在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 完美主义者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微调一个已经足够好的项目,甚至不惜拖延完成时间,以追求某种自认为的“完美”效果,而忽略了完成项目或实现目标的初衷。 强迫心理往往表现为对某些细节的反复关注和执行,比如过度清洁、反复检查门锁或电器,尽管实际上可能不需要这些反复行为。 这种过度关注细枝末节的行为让人陷入“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循环中,甚至导致焦虑和不满。 3. 为何会本末倒置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背后的动因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对控制感的需求: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者往往追求对环境或结果的绝对控制。过度关注形式上的细节或重复行为给了他们一种虚幻的控制感,掩盖了对不确定性或不可控因素的焦虑。 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很多完美主义者害怕别人的批评,因此花费大量精力在形式上以免露出“瑕疵”,但忽视了工作的核心价值。 对失败的恐惧: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或反复执行某些行为可以暂时缓解人们对失败或不完美的焦虑,导致本末倒置的行为模式。 4. 如何避免本末倒置 聚焦核心目标:提醒自己项目或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要让次要的细节吞噬掉主要的工作。 接受不完美:理解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尤其是在复杂的任务中,追求某种“完美”往往是徒劳的,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放松控制感:学会接受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不要通过形式主义来获得虚假的控制感。 平衡效率与质量:过度追求细节或形式上的完美往往会降低效率,因此要学会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5. 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陷入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完美主义和强迫症者容易产生高度的焦虑和压力。因为他们的标准总是高于实际情况,而这些形式上的追求永远无法真正让他们满足,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永远不够好,造成自我否定和情绪低落。 结论 “完美主义”和“强迫心理”的本质之一确实可能是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表现。他们因为过度关注某些表象或细节,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标和本质。通过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可以更好地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重拾对事情的核心目标的关注,从而提高效率并改善心理健康。 今天的一点领悟,加上人工智能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Mar 29, 2024

理解和感受“当下”

Featured Image

当我们经历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情绪,或者就是在对过去的事情懊恼,或者就是在对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但几乎忽略掉了“当下”,但是,像悖论一样,我们永远只能真正经历“当下”,就算过去,就算未来,看着好像不是“当下”,那也是一种错觉,其实,那是“过去的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每一个当下”,听着好像有点拗口,甚至可能有点难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藏着一个原理,就是如果你真正去感受“当下”,一般来说,你很大程度上不会有那些负面的心理体验,关于这个理论,我们也可以参考“冥想(Meditation)”的原理,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安静地坐在一个地方,闭上眼睛,只关注自己的呼吸,如果分心了,要再次轻柔地把思绪拉回来,反复进行这个过程。实际上,在我理解看来,关注呼吸是一个让所有人简单易学的技巧,更深层次的用处,是让人保持关注当下正在经历的过程,比如呼吸,且尽可能保持专注,这样,根本不用你故意去想一些让人振奋的,或者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本身自然就是“正念”,为什么?因为尽可能地没有去懊恼过去和担心未来,只关注当下,就会感到身心放松和愉悦。 理解这个原理之后,可以说就掌握了世界运行的规律之一,当我们想要逃离那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真正地去关注和感受“当下”,方法也有很多,除了只关注呼吸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比如,打开自己的感官,去聆听当下的各种声音,比如鸟叫、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声响等等,去观察周围的那些事物的细节,仔细观察一朵花、一个物体的质感等等,你会发现,在那一刻,你内心是平静的。如果经常这样练习,建立习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尝试建立这样的场景,比如在用电脑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只关注工作当下的各个体验,而暂时停止去想那些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这样很可能你的感受会更放松和愉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场景自然就具备这样的属性,比如我们在周围光线很暗的电影院里沉浸式地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玩手机游戏争夺胜利,这样的情况下,被强大的吸引力强制固定在“当下”,这样的行为,往往也叫做“娱乐”,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会感到快乐。 因为经常去回顾过去和担心未来,那些懊恼、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精神熵”增加,让我们感到混乱,烦躁感就会增加,做事情也会比较没有条理,也缺乏成就感和自信心,当我们只关注当下,“精神熵”就可以保持不变,甚至减少,这样,心理上也会更加地感到有序,我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平静、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做事情也会变得有条不紊,耐心也会增加,不会急于求成,倾向于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做事情,自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会更强。 所以,持续地去练习关注和感受“当下”,且养成习惯,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


Mar 5, 2024

拓展舒适圈、熵增、免疫

Featured Image

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一个舒适圈,在圈内,感到安全、放松,在圈外,就各种不自在,所以,当我们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比如陷在家里的沙发里,或者坐在书桌前,有时候有一瞬间的想法,觉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不用出门就把什么事情都搞定就最好了。 但是,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想法明显又是不对的,舒适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果你不去拓展舒适圈,认为当前的这个舒适圈的范围就够了,那可能当前的舒适圈的范围还会缩小,因为人如果没有大志,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就很小,那可能会自发地在这个舒适圈里面反复再挑剔,即如果没有一个向外拓展的力,反而会让舒适圈进一步减小,连原有的范围都守不住。 这样的原理其实在很多其它的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经常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或者如果一个学生的目标仅仅是考到60分及格,那很可能他连及格都困难,而如果他的目标是90分,有可能他考试的分数会在80分左右。 用熵的原理可能也可以解释,当我们主动注入能量去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阻力拓展舒适圈,那在这个局部就是熵减的,才会向着能力和适应力更强的方向去发展,而如果不这样,默认情况下是熵增的,效果就是舒适圈本身受到收缩的作用力。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更主动地去培养拓展舒适圈的动力,哪怕你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当前的舒适圈大小,也需要用一股向外拓展的动力,去对冲那向内收缩的反作用力,当然,更应该的是让这股拓展的动力更大,让我们对那些原本无法保持淡定、一惊一乍的事物,也变得泰然自若。 其实,感觉拓展舒适圈又有点像“免疫”的概念,当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事物,经历得越多,见的世面越多,在心理上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抗体”,就不会随意对舒适圈外的东西起“过敏”反应,即心理上就不会太敏感,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心理学上面,有一个“认知行为疗法”,也叫做“暴露疗法”,从本质上讲,也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在拓展舒适圈的时候,就是在接触那些让自己感到恐惧和不舒服的事物,但是,通过有计划、分程度地去一次又一次进行“暴露”之后,就会对那些事物逐渐地进行“免疫”,舒适圈自然就扩大了一点,但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一下步子跨得太大,在舒适圈的边界一点一点地向外推进,逐步地适应,不要一下跳出边界以外很远的距离,以避免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和违和感。 回到最开始讲到的每个人都喜欢安全感、想窝在自己的小天地不出来,客观来讲,那当然在一些时间段是很好的,比如在工作之余的夜晚或者周末,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相当于手机充电一样,这样的感觉确实很爽,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不要追求永远都这样,我们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些主动出去接触人事物的任务和目标,让自己的舒适圈又向外拓展的动力,当经常这么做的时候,可能自己的“小天地”,逐渐地就不仅限于家里、甚至自己的书桌前了,很多场景,都可能成为自己新的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地方,当然,自己的格局和适应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明显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特别大气和有格局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那样,而是他们经历的够多,见过的够多,“抗体”够多,“免疫”够强,才会修炼出那样的气场。


Feb 21, 2024

拥抱不完美主义

Featured Image

现代的所谓精英教育,很多方面都在明示或者暗示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精英,但前一阵看到的一个理论讲到一个词:“不完美主义”(Imperfectionism),反而让我大为震撼。 确实,在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太容易养成所谓的“完美主义”的思维惯性了,好像这是唯一的做事方式一样,经常看到有人宣称“或者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甚至在很多广告里面,都在反复标榜“完美”,好像这个世界就只有“完美”这一种正确答案,其它的都是错误答案一样。 而“不完美主义”概念的提出,给那些牢牢被完美主义的枷锁束缚住的人们松绑了,不完美主义就是一种接受且主动去拥抱不完美的生活态度,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地减少压力和焦虑。做一件事情,也会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事情的过程本身,去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去关注结果,就算失败,也不会从单一的成败论的视角去评判这件事,相当于给了自己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让自己更多去关注生活里积极的一面。 这个理论不但提出了这个概念,还提倡大家主动去追求“不完美”,甚至可以去培养与“完美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即“完美的东西我不要,我只要不完美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让自己放开手脚去开拓,拥有更多自信和无畏精神,而不用过分反复纠缠在细节里面,以及,不试图控制生活里的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反而让自己的做事方式更加具备灵活性和适应力。 之前看到一个设计案例,好像是一个日本的设计师,为那些“完美主义者”设计了一款看起来好像被撞得坑坑洼洼的行李箱,这样这些用户就根本就不再去纠结行李箱被撞凹、刮花这样的事情。拿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也有差不多的事例,那就是每次买了新手机之后,特别是很贵的手机,刚开始用的那几周,根本无法放心大胆地用,总怕弄出划痕,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没有任何人的手机是没有划痕的,所以,当第一个划痕出现的时候,是最心疼的,然后,随着划痕越来越多,甚至还被摔过几次之后,终于,开始正常地使用手机了。 其实这样的心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太“完美”了,但是,完美太虚幻了,终究是要打破的,与其在那里过度保护,被打破的时候又心痛不已,倒不如主动去追求“不完美”,这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契合,一切也就顺其自然,毫无违和感了。 所以,归根结底,不完美主义,才是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智慧,积极地去拥抱不完美主义,反而比那些追求完美主义的人,生活过得更加自在和舒适。


Nov 26, 2023

让别人更加欣赏你的方法

最近在小红书看到一个理论,是由国外的心理学家 Jordan Peterson 提出的,觉得很有道理,讲“在人际关系中释放攻击性,反而可以展现人格魅力”,提到一个人强调自己“不残忍”是错误且有害的,但不是说残忍就是正确的,而表达出一种“可以残忍但是却不残忍”的状态可能是更好的,这样不但可以让那些想在你这里“揩油”的人收敛,而且还可以展现出人格魅力,这样的人格魅力的核心不是“攻击性”,而是一种体现人格完整的“自我接纳”。 一个常见的不遵循这样理论的例子,就是常常人们说的“老好人”,没有办法拒绝别人的各种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过分的,而且总在讨好别人,他们一味对外强调“和善”,毫无“攻击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这么做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和善,有可能是因为不具有表达“攻击性”的能力,这属于一种人格的缺失,所以别人利用他们是很放心和安全的,因为毫无风险,别说人身安全,连吵架的风险都没有,多省事啊! 也对,自己的第一反应,也是对释放出一定“攻击性”的人会表示更加欣赏,更加想成为那样的人,而同时排斥自己成为“老好人”这样的被人无下限利用的卑微形象。 但是,和其它事情的原理一样,可以想到“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和“老好人”,是属于两个被塑造出来的极端,而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同时具备这两种特质,只是区别在于哪种特质占主要部分。给我感觉,大部分的人在默认的情况下,应该还是倾向于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一般也不会随便释放攻击性,因为这样会打破心理上的舒适性,让自己处于一种危险当中,但是,久而久之,有些周遭的人可能就会以为你是“老好人”,开始逐渐试探你的“底线”。 如果你被对方试探“底线”的时候,就立即从“和善”无缝切换到“释放一定攻击性”,等对方退回之后,再次恢复“和善”,对方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你是一个具备“攻击性”能力的人,而一般不容易再次试探“底线”,且同时会反而很欣赏你,因为你的人格完整。 相反,如果你的“底线”在被对方试探的时候向后一退再退,甚至退无可退,还无法展现出丝毫的“攻击性”,那你的“老好人”形象就由此定型,而且要翻身还很难,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很“软弱”,所以就算胆子不是很大的人,都敢在你这里嚣张,因为你是一个彻底的“老好人”,怎么对你都特别“安全”,而且就算你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都仍然被人瞧不起,因为你人格不完整,缺乏释放“攻击性”的能力,属于一种能力的缺失。 可能,“老好人”会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想“惹事”,认为如果什么都满足别人,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但是,这样的想法可能过于片面,在不涉及到利益的时候,当然氛围可以一片和气,但试想一下,如果和对方进行利益争夺的时候,情况就不忍直视了。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两个工作能力差不多的员工,一个是脾气很好的很好说话的“老好人”,另一个是不好说话的“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老板要给其中一个人升职、加薪的机会,给谁更好处理?公司因为要节省成本,需要降薪、裁员,拿谁下手更容易?在其它的场合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你会发现,“老好人”永远都是受害者,虽然他们做的“卑微地迎合别人”的所有事情都在避免“摊上事”,但是,往往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个特征,让他们更加容易“摊上事”,而那些“对外释放一定攻击性的人”,好像总在“搞事情”,但反而不容易摊上事,因为别人不敢惹他们,讽不讽刺?也就是说,越怕事,越容易摊上事,越不怕事,越不容易摊上事,所以,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可以更好,这个世界上不乏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了解到这个理论之后,突然意识到多年前同事说感到和我相处的时候“很安全”,这可能不完全是一种“表扬”,可以感觉到,这个“很安全”,和人们经常提到的男人需要有的“安全感”不是同一个东西,甚至极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如果说你“很安全”,很可能是说你毫无“攻击性”,所以不用在你面前太注意,因为看你也搞不出来个啥,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算作一种“鄙视”,而男人的“安全感”的概念,反而可能说明这个人对外有一股霸气的“气场”,别人不敢随便来惹你,这不就是展现出一定的“攻击性”的特征吗?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就展现出“攻击性”吧,这会让别人对你更加尊重,更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