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一个舒适圈,在圈内,感到安全、放松,在圈外,就各种不自在,所以,当我们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比如陷在家里的沙发里,或者坐在书桌前,有时候有一瞬间的想法,觉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不用出门就把什么事情都搞定就最好了。
但是,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想法明显又是不对的,舒适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如果你不去拓展舒适圈,认为当前的这个舒适圈的范围就够了,那可能当前的舒适圈的范围还会缩小,因为人如果没有大志,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就很小,那可能会自发地在这个舒适圈里面反复再挑剔,即如果没有一个向外拓展的力,反而会让舒适圈进一步减小,连原有的范围都守不住。
这样的原理其实在很多其它的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经常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或者如果一个学生的目标仅仅是考到60分及格,那很可能他连及格都困难,而如果他的目标是90分,有可能他考试的分数会在80分左右。
用熵的原理可能也可以解释,当我们主动注入能量去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阻力拓展舒适圈,那在这个局部就是熵减的,才会向着能力和适应力更强的方向去发展,而如果不这样,默认情况下是熵增的,效果就是舒适圈本身受到收缩的作用力。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更主动地去培养拓展舒适圈的动力,哪怕你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当前的舒适圈大小,也需要用一股向外拓展的动力,去对冲那向内收缩的反作用力,当然,更应该的是让这股拓展的动力更大,让我们对那些原本无法保持淡定、一惊一乍的事物,也变得泰然自若。
其实,感觉拓展舒适圈又有点像“免疫”的概念,当我们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事物,经历得越多,见的世面越多,在心理上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抗体”,就不会随意对舒适圈外的东西起“过敏”反应,即心理上就不会太敏感,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心理学上面,有一个“认知行为疗法”,也叫做“暴露疗法”,从本质上讲,也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在拓展舒适圈的时候,就是在接触那些让自己感到恐惧和不舒服的事物,但是,通过有计划、分程度地去一次又一次进行“暴露”之后,就会对那些事物逐渐地进行“免疫”,舒适圈自然就扩大了一点,但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一下步子跨得太大,在舒适圈的边界一点一点地向外推进,逐步地适应,不要一下跳出边界以外很远的距离,以避免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和违和感。
回到最开始讲到的每个人都喜欢安全感、想窝在自己的小天地不出来,客观来讲,那当然在一些时间段是很好的,比如在工作之余的夜晚或者周末,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相当于手机充电一样,这样的感觉确实很爽,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不要追求永远都这样,我们也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些主动出去接触人事物的任务和目标,让自己的舒适圈又向外拓展的动力,当经常这么做的时候,可能自己的“小天地”,逐渐地就不仅限于家里、甚至自己的书桌前了,很多场景,都可能成为自己新的感到安全和舒适的地方,当然,自己的格局和适应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明显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特别大气和有格局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那样,而是他们经历的够多,见过的够多,“抗体”够多,“免疫”够强,才会修炼出那样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