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所谓精英教育,很多方面都在明示或者暗示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精英,但前一阵看到的一个理论讲到一个词:“不完美主义”(Imperfectionism),反而让我大为震撼。
确实,在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太容易养成所谓的“完美主义”的思维惯性了,好像这是唯一的做事方式一样,经常看到有人宣称“或者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甚至在很多广告里面,都在反复标榜“完美”,好像这个世界就只有“完美”这一种正确答案,其它的都是错误答案一样。
而“不完美主义”概念的提出,给那些牢牢被完美主义的枷锁束缚住的人们松绑了,不完美主义就是一种接受且主动去拥抱不完美的生活态度,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地减少压力和焦虑。做一件事情,也会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事情的过程本身,去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去关注结果,就算失败,也不会从单一的成败论的视角去评判这件事,相当于给了自己更多的角度去看问题,让自己更多去关注生活里积极的一面。
这个理论不但提出了这个概念,还提倡大家主动去追求“不完美”,甚至可以去培养与“完美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即“完美的东西我不要,我只要不完美的”,这样可以极大地让自己放开手脚去开拓,拥有更多自信和无畏精神,而不用过分反复纠缠在细节里面,以及,不试图控制生活里的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反而让自己的做事方式更加具备灵活性和适应力。
之前看到一个设计案例,好像是一个日本的设计师,为那些“完美主义者”设计了一款看起来好像被撞得坑坑洼洼的行李箱,这样这些用户就根本就不再去纠结行李箱被撞凹、刮花这样的事情。拿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也有差不多的事例,那就是每次买了新手机之后,特别是很贵的手机,刚开始用的那几周,根本无法放心大胆地用,总怕弄出划痕,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没有任何人的手机是没有划痕的,所以,当第一个划痕出现的时候,是最心疼的,然后,随着划痕越来越多,甚至还被摔过几次之后,终于,开始正常地使用手机了。
其实这样的心理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太“完美”了,但是,完美太虚幻了,终究是要打破的,与其在那里过度保护,被打破的时候又心痛不已,倒不如主动去追求“不完美”,这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相契合,一切也就顺其自然,毫无违和感了。
所以,归根结底,不完美主义,才是一种更高级的生活智慧,积极地去拥抱不完美主义,反而比那些追求完美主义的人,生活过得更加自在和舒适。